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6日电 “上午看大熊猫,下午观恐龙,今天的研旅课程很精彩,在都市里身临其境地体验和学习自然生态知识很难得也很难忘。”16日上午,正在上初一的包雅文一天完成了两个愿望。

为串联成华文旅资源,发展“熊猫+”业态,营造多元消费场景,打造“研旅成华”品牌,由成都市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博物馆)主办,成都市研学旅游协会承办的2023“童心筑梦 研旅成华”亲子研旅公益活动如期开展。

来自成都的30组亲子家庭走进大熊猫基地和自然馆,探秘国宝大熊猫生存足迹,与史前霸王龙时空对话。让亲子家庭感受自然生态魅力的同时,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公众动物保护、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公众热爱大自然情感,激励公众身体力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而推动社会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活动现场,30组亲子家庭分为两组,先后进行互动游园和观看穹幕电影+博物馆互动。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不远处咀嚼竹叶,孩子们在围栏外听研旅老师讲解大熊猫的饮食。游园过程中,亲子家庭在熊猫基地科普教员的引导下开启了一场熊猫探秘之旅。大熊猫长什么样?喜欢吃什么食物?带着疑问和好奇,亲子家庭先后去到了大熊猫户外活动区、成年别墅、幼年别墅、太阳产房等场馆。在科普老师的互动问答中,亲子家庭成员们了解到了不同年龄段大熊猫的个体差异、食性特征等知识。
在大熊猫博物馆,通过观看穹幕电影了解大熊猫及其伴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等知识。在熊猫前传、竹林隐士等展区,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互动问答等探秘形式,走进大熊猫的前世今生,全方面了解它们的故事。
当天下午,亲子家庭走进成都自然博物馆龙行川渝厅和探秘恐龙厅,徜徉在高大的恐龙化石丛林中,深入了解曾经生活在川渝大地上的这些神奇远古生物,与史前恐龙展开一场时空对话,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自己的恐龙主题手作作品。

参观结束后,在研旅导师引领下,孩子们结合研旅手册进行知识点总结和分享,家长们聆听《共情式亲子沟通促进有效陪伴》家庭教育讲座。
“这次和之前不同,有研旅老师引领我们去探秘发现,能系统地学到很多大熊猫的知识,甚至是很多书本上、视频里看不到的知识。”11岁的王志轩第一次以研旅的方式来到大熊猫基地。“以后我会更关注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从日常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活动结束后,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博物馆)、成都市研学旅游协会联合为参加研旅活动的小学员们颁发研旅证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