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大典型案例出炉
2023年01月29日 15:1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9日电    由成都市发改委、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主办的“2022年度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大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结果近日新鲜出炉。成都信用协会全国首创的"‘1+N’信用评级模式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项目成功入选“十大提名案例”之一,成为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优秀案例。

  据了解,此次活动共收到72个报送案例,经现场演示和网络投票等严苛评选环节,最终评出了“十大典型案例”与“十大提名案例”。

  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2011年开始,成都信用协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以市场主体为切口,在全国率先探索、推出、应用“1+N”信用评级模式,形成全国示范经验。

  “1+N”即采取1个公共信用标准《成都市企业公共信用等级划分》地方标准,加上N个行业信用标准开展评级工作,推动成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该项评级也被誉为“史上最严、价值最大信用评级工作”。

  2011年,成都信用协会起草了全国首个《成都企业公共信用等级划分》地方标准,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上升为成都市地方标准正式实施,此后上升为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以此作为评级依据,从五大维度、100项权重指标,360度扫描企业信用状况。

  在此基础上,成都信用协会与绵阳、简阳等多个区域互动,行业协会和单位联动,围绕民生重点领域,制定出简阳公务员、社会组织、房地产、家具、零售商、餐饮、图书馆等多个行业信用标准和办法,并连续多年开展信用培训和评级,加强、深化不同领域对标准和评级的认识。截至目前,协会已连续多年对房地产、家具、零售商行业开展跟踪评级工作,有效地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涉及几千家“诚信(示范)企业”,为企业节约大量评级成本。

  评级结果纳入成都市政府“成都信用网”/信用中国(四川成都)。为其建立信用档案。上传到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公示共享,供成都市市监局、税务、金融、经信委、建委、国土、规划等52个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表彰评优、采购、招投标、资质认定等活动中作为决策依据。

  通过"1+N"信用评级工作,协会联动N个行业,构建10余项应用场景,评出500余家“诚信企业”,培训2000余人,规范了评级市场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成都获批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