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江阳:吹响春耕抗旱保供冲锋号
2023年02月10日 19:0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0日电(邹立杨 袁玉华 陶明洋)连日来,在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观音寺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挖掘机在水库里清掏淤泥,村民有的在通沟渠,有的在抽水灌溉庄稼地,全力以赴确保春耕生产。

  受去年持续干旱影响,导致江阳区现有水田面积10.4万亩、旱地7.6万亩在春耕生产中受到影响。为了保障春耕生产,为全年粮食丰收夺取“开门红”,目前,江阳区水务和农业农村等部门高度重视,全面部署,想方设法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吹响春耕备耕抗旱保供冲锋号。

  江阳区现有山坪塘3783口、有水源保障的2306口,囤水田1.4万亩,水库49座、蓄水量2100万立方米,石河堰129道,泵站104处,窖池1144口,机电井28处。

  “为保证春耕生产用水,我区全面加强农机和提灌设备使用。”江阳区水务局局长张国川介绍,近段时间以来,江阳区水务局、江阳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引导涉农街镇引进、储备农机及灌溉设备,新建、维修提灌站,并积极开展提灌站和移动提灌设备的检测、保养、调试和维护,保证机具性能良好。目前,各街镇储备农用抽水机83台、村社储备农用抽水机2820台,全区能够正常运营的提灌站达59座,基本能保障春灌用水。

  近几天来,在江阳区况场街道游湾村李深沟提灌站、汪子岩提灌站,哗啦啦的水流声频繁传出,水由水库里抽出来,经排水渠倾泻至农田。

  去年以来,江阳区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用于蓄水保供相关项目,新建改造灌溉管网17公里,实施水库除险加固、维修养护40余座,着力解决蓄引提调工程存在的水阻、水漏、“流得慢”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更好地为农业灌溉用水提供蓄、提、输水灌溉服务。同时,江阳区水务和农业农村等部门,利用每次降雨时机,督促指导各街镇采取关闸限流、拦河扎堰、堵溪截流等方式,抢抓时机拦蓄地表水入池、入田、入塘、入库,千方百计增加蓄水量,为春灌提供可靠水源保障。

 吹响春耕抗旱保供冲锋号。江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吹响春耕抗旱保供冲锋号。江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江阳区华阳街道江湾村18组村民牟远才今年种植了辣椒、茄子等早春蔬菜10余亩,他和妻子忙着浇灌前几天移栽的辣椒苗,“这段时间天干,幸好有提灌站,抽水方便,不然我这些菜被干到后损失不小。”

  江阳区积极开展春耕备耕调查,及时了解粮农、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种植意愿和农资需求,加强苗种培育等技术指导。目前,全区有育苗育秧面积647亩,农户自行育秧面积能够保障2.7万亩水稻田的用苗需求。种子、农药、化肥储备充足,仅江阳区供销系统就储备尿素、碳铵、复合肥及农药、农膜等农资2479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春耕生产。江阳区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分别在况场街道、黄舣镇、方山镇、江北镇、丹林镇、分水岭镇6个街镇实施,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以上,各标段正在抓紧完成格田整理工程,主体工程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江阳区通滩镇针对近段时期的旱情,积极开展群众自救。目前,全镇投入劳力2100余人次,维修提灌站6座,疏通沟渠管网29公里,储备抽水设施953台,选定育秧面积5704.6亩、集中育苗点5处,改种玉米127亩、高粱2677亩、大豆773亩。

  江阳区还坚持“先生活、后生产”的调度原则,把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摆在首位,对饮水困难的地方采取打井、引水、送水、限时供水等方式解决饮水困难。积极争取资金350余万元,新建自来水管网16.5公里、供水加压站9座,解决了海拔较高地区群众饮水困难,进一步提高了供水保障能力,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下一步,江阳区将抢抓农时,全力做好蓄水保供、抗旱保春耕工作。”张国川介绍,江阳区将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指导涉农街镇、村开展集中育秧育苗,改种玉米、高粱、大豆,迟播水稻、选择耐旱品种等方式,全力推进春耕生产,确保田土不撂荒,实现耕地应种尽种。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蓄水灌溉设施维修养护,抓好春耕生产农用物资调度等,为全区春耕抗旱保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积极引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等,为农民群众树立抗灾夺丰收信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