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南充蓬安:一城山水一城景 一半烟火一半诗
2023年02月16日 18:2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6日电(王爵  彭圣洲)宽阔整洁的燕山大道、环境优美的凤凰新城、焕然一新的老旧小区、古风古韵的周子古镇……16日,走进蓬安,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滨江之城跃然眼前。

  近年来,蓬安县巧借山形水势,坚持城与山相依、城与水相融、城与绿相拥,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功能逐年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处处彰显着活力、释放着魅力、蕴藏着动力。

依山傍水、宜居宜业的蓬安县城。刘永红 摄。
依山傍水、宜居宜业的蓬安县城。刘永红 摄。

  蓬安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提高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水平,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持续深化城市治理效能,建设“舒适和谐、生活便捷、品质优良”的宜居现代化蓬安。

  提质拓面让城市建设更有品质

  “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摊位整齐划一,环境和品质‘原地’升级,大变样了。”说起蓬安县城中市场的变化,市民刘新满脸笑意。

  建于20世纪的蓬安城中市场是典型的老市场,配套滞后、占道经营、脏乱差等顽疾成了市民的心病。如今,通过地下管网、道路交通等升级改造,城中市场亮丽回归,市民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蓬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志愿者在周子古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郭安平 摄
蓬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志愿者在周子古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郭安平 摄

  “改”出新面貌、“造”就新生活。近年来,蓬安县紧盯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着力解决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建筑物破损等问题,一批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仅2022年,已改造老旧小区16个、农贸市场5个,新增公共停车位1350个、城市绿化面积23.3万平方米。“接下来,我们将全面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燃气管网、通讯网络设施更新,改造周子古镇片区、城北片区等153个老旧小区,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蓬安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只是蓬安城市建设提质扩面的一个缩影。为了做到城市发展外在与内涵并举、颜值和气质兼修,该县秉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理念,统一新城规划,拓展城市空间,优化老城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我们还将在城市形态、业态、文态‘三态合一’,产城、文城、景城‘三城共建’上做文章。”蓬安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接下来,该县将进一步加快城市景观提升,均衡布局城市公园绿地,加大小绿地、小游园、小憩园建设力度和覆盖面,以微改造为城市空间“留白增绿”,新增一批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同时,持续繁荣城市经济,加快建设火锅商圈、建材商圈等“八大商圈”,大力发展夜间消费业态,积极营造雅致浪漫消费体验,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蓬安县城东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参加文明实践活动。彭圣洲 摄
蓬安县城东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参加文明实践活动。彭圣洲 摄

  为民惠民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迎着晨曦来到蓬安县凤凰生态公园,亭台楼阁与景观树木错落有致、色彩斑斓,晨练的人们健步走、跳广场舞、打太极……一招一式间透露着这座城市带给人们的舒适与惬意。

  城市发展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蓬安把城市发展与百姓需求紧密结合,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去年,我们统筹推进26件民生实事,民生投入占比稳定在70%以上。”蓬安县相关负责人说,2022年,该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180人,蓬安中学改扩建、彩虹幼儿园等项目加快推进,文体中心投入使用,蓬安县人民医院入选国家“千县工程”,蓬安县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医院。

  一组组民生数据、一个个民生项目、一项项建设成果,描绘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日子,织密筑牢民生事业保障网。

市民在改造后的蓬安城中市场购物 。刘永红 摄
市民在改造后的蓬安城中市场购物 。刘永红 摄

  “我们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全面提高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水平。”蓬安县委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该县围绕保障基本民生,严格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保障,扎实抓好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

  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热点民生事项,高品质建设辐射川东北的区域职教产次中心,力促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甲综合医院,稳步有序发展康养服务,满足群众个性化健康养生需求。

  围绕文化体育等品质民生事项,推动蓬安县图书馆创建国家一级图书馆,加快构建城市“10分钟文体休闲圈”“5分钟便民生活圈”。

相如湖湿地公园。 周亮 摄
相如湖湿地公园。 周亮 摄

  内外兼修让城市治理更有效能

  一座城市的品质保证,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近年来,蓬安在兼顾城市地上地下、面子里子、大局细节的同时,巧做“加减法”,下足“绣花功”,织密城市管理“针脚”,让城市功能内涵双提升。

  走进蓬安县数字化城市中心看到,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大屏幕立即呈现出城区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画面,滚动显示当日数字城管平台的各类情况。

  “数字城管运行管理平台建成以后,我们通过视频监控就可以发现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蓬安县数字城管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该平台推动城市管理热点问题前置管理,实现信息实时传递,让城市管理问题得以“及时发现、精准定责、快速处置、有效监督”。

樱花烂漫“醉”美跑道。 刘永红 摄
樱花烂漫“醉”美跑道。 刘永红 摄

  城市文明是管出来的,也是志愿者共同营造出来的。“哪位医护志愿者现在有时间,老酒厂住宿楼小区的彭德文老人不太舒服,需要检查。”近日,蓬安县城南桥社区医护志愿者杨晓文看到这一消息后,迅速上门帮助老人开展身体检查。

  这是一个发生在城南桥社区的志愿服务故事,也是蓬安县推进城市治理、延伸志愿服务阵地、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缩影。

  目前,蓬安县围绕“体系健全、标准规范、功能配套、运行高效”这一目标,扎实推进志愿服务阵地建设,成立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1个实践所、312个实践站,培育爱国主义、科技、民俗文化传承等教育实践基地20个。组建志愿服务总队1支、分队38支、小队800余支,建立“1+38+N”志愿服务网格化体系,实名注册志愿者13万余人,占常住人口的18%。

  下一步,蓬安将以全国文明城市等品牌创建,引领治理效能不断实现新提升。探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整合城管、公安等视频网络城市管理体系,搭建互通共享的大数据平台,为城市装上“智慧大脑”,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加大城市道路交通、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城乡接合部等综合治理,有序规范城市秩序,不断提升城市形象。进一步优化完善网格化管理,让每个市民都进入“朋友圈”,实现城市共建共治共享。(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