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全国石油石化系统加油站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在蓉开赛
2023年02月21日 18:5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1日电 (任真旳 何悠)21日上午,国内首次以加油站操作员为主体开展的国家级二类竞赛——全国石油石化系统加油站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在成都都江堰市正式开赛。

大赛启动会现场。中国石油四川销售 供图
大赛启动会现场。中国石油四川销售 供图

  在为期四天的赛程中,来自全国石油石化行业33个代表队的165名选手将围绕“现场加油服务与非油品开口营销”“便利店商品无图陈列”“加油机日常检查与维护”3个比赛项目展开个人赛较量,也将以“现场生产事故类应急预案演练”为主要内容进行团队赛角逐。

  据悉,此次大赛由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主办,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承办,并得到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大力支持。本次竞赛参赛单位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中化及延长石油等五家公司,是石油石化系统加油站行业近年来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全、参赛选手最多、覆盖单位最广的一次全国性技能大赛。

  职业技能全国大比拼

  展现石油人真我风采

  据介绍,带动石油石化行业更多一线员工关注技能、热爱技能、投身技能,是本次竞赛的一个重要愿景。作为石油石化行业的全国性赛事,本次技能竞赛旨在积极营造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褒扬工匠情怀、厚植工匠文化,示范带动广大干部员工在所在领域担大任、干大事、立大功。

加油机日常检查及维护项目比赛现场。中国石油四川销售 供图
加油机日常检查及维护项目比赛现场。中国石油四川销售 供图

  “作为油气生产供应的主力军、国家能源保障的顶梁柱,我们要以赛赋能、以赛育人、以赛提质,着力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石油石化行业大军,在技术革新、工艺改进、创新创造等方面勇挑重担、开拓创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应有力量。”在竞赛启动会上,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一级巡视员、分党组成员王新纯表示。

  四川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苗勇现场致辞时表示,推动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万千石油石化行业干部职工的劳动创造,也需要更多石油石化行业巧匠能手的示范带动,希望广大参赛选手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充分展现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劳动者的风貌风采。

加油服务及非油品开口营销项目比赛现场。中国石油四川销售 供图
加油服务及非油品开口营销项目比赛现场。中国石油四川销售 供图

  “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大平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在比赛中,我将好好把握机会,在拼搏奋斗中发挥出最好水平,争取摘得作为一名劳动者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参赛选手王凯激动地说。

  来自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南充分公司的参赛选手周倩茹则表示,这次技能竞赛是全国石油石化行业的盛事,是广大加油站操作员热切期盼的喜事。在接下来的赛程中,将以奋勇拼搏的姿态、激昂不灭的斗志,全力以赴投入到紧张的竞赛中,展现新时代石油人的真我风采。

  比赛现场“吸睛”

  石油文化融合四川文化

  数月来,本次大赛的承办单位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全力保障了大赛各项筹备工作有条不紊推进。该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赵厚川表示:“将全力以赴办好本次大赛,不遗余力地做好各项服务保障,让大家以最佳的状态、最好的水平参加技能竞赛!”

 加油站便利店商品陈列项目比赛现场。中国石油四川销售 供图
加油站便利店商品陈列项目比赛现场。中国石油四川销售 供图

  “全方位的保驾护航、不分昼夜的温情服务。”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各级组织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后勤保障获得了选手们的一致好评。训练场上特意购置的4台加油机、训练场旁随时待命的驻场医疗点、基地食堂里供应南北口味的可口菜品……也赢得了全国参赛选手纷纷点赞。

  此外,为营造本次大赛的参与氛围感,现场小组推陈出新,在原有比赛的设计基础上将石油文化与四川本土文化特色相结合,设计出了文化背景墙、赛事打卡点、油枪指示牌等具有文化特色的形象标识,很是“吸睛”。

  6万座加油站参与

  彰显新时代石油精神

  据了解,本次大赛先后完成了选手报名、裁判推荐、竞赛技术标准发布和3次大规模集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6万座加油站广大一线加油员积极参与。选手们增进交流、共同提高,在当好新时代石油精神、铁人精神践行者的同时,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大赛现场全景。中国石油四川销售 供图
大赛现场全景。中国石油四川销售 供图

  此次竞赛代表着石油石化行业技能发展的最高水平,反映着石油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需,标记着产业发展的时代注脚,彰显着新时代石油石化工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全新面貌。

  “组织此次竞赛旨在有效加快全国石油石化行业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为推动全国石油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本次竞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如是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