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不明原因高烧20多天 竟是罕见“黑热病”作妖
2023年02月28日 21:5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8日电 41岁的凌荣(化名),反复发烧20多天,最高烧到39度以上,辗转数个医院,用了多种抗生素都无法退烧,也没找到发烧的原因。近日,他来到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治疗,医生立即安排他进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查,结果显示他患的竟然是“黑热病”,这种病的发病率仅为0.0108/10万。

  高烧20多天竟查不到病因

患者在病房中接受治疗。医院供图
患者在病房中接受治疗。医院供图

  刚到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时,凌荣看起来面色腊黄、精神萎靡、说话声音很小,他说自己这段时间瘦了接近20斤,“我已经跑了4家医院了。”

  原来,从20多天前起,凌荣出现发烧的症状。一开始,凌荣以为自己是感冒了,于是坚持多喝热水、休息、吃退烧药。但是,退烧药似乎并没多大效果,药效一过又烧起来了,最高突破39度。凌荣以为自己是新冠感染,但到医院做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紧接着,他又做了甲流、乙流、血培养等多种病毒和细菌筛查,结果均为阴性。

  这期间,凌荣跑了很多家医院,相继又做了血液检测、增强CT、彩超等,医生还为他用上了抗生素,但遗憾的是依旧是持续高烧,而且高烧原因并没有找到。

  精准检查24小时明确病因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负责人许晓梅介绍,凌荣把可以做的检查都已经做了原因还没找到,那说明病因隐藏很深,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为特殊病原体所致感染性发热。

  于是,许晓梅反复翻看检查报告并再次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后,立即报医院院感科,并会同病理科、检验科会诊。最终,专家们的一致意见是,为快速明确病原体,建议凌荣做“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医院病理科主任杨帆介绍,这是一种对病原菌脱氧核糖核酸含量进行高通量测序的技术,能够精确诊断病原微生物,对特殊菌群及疑难病例的罕见致病病原体的检测具有速度快、阳性率高等优势,能够在24小时得出可靠结论。在与凌荣和家属沟通的时候,家属非常急迫地表示,愿意接受这个检查。

  检测后第二天,测序结果提示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利什曼原虫。之后,经过病理科、检验科及微生物室的细心查找,最终在骨髓中也找到了利杜体,确诊为“黑热病”。“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经白蛉叮咬传播,临床主要特征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脾与肝脏肿大、贫血、消瘦、全血细胞减少和血浆球蛋白增加等。此外,会出现面部、手足及腹部皮肤色素沉着。“黑热病”即因发热及皮肤色素沉着而得名。该病在我国的主要流行区已基本消灭,2019年中国黑热病发病率仅为0.0108/10万。

  多方打听辗转找到救命药

  确诊为黑热病后,治疗也是一个难题。许晓梅介绍,“黑热病”的一线治疗药为葡萄糖酸锑,这是一种特效治疗药,但是多方打听,成都很多医院都没有这个药。凌荣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他除了发烧外,还有消瘦、贫血等,如果还不能给予针对性治疗,情况可能越发严重,病人可于2~3年内因并发症而死亡,“有资料显示,采用葡萄糖酸锑钠可让病死率减少,治愈率达95%以上,少数可复发。”

  医院院感科副科长杨娇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不仅在各医院打听,托药房向生产厂商打听,还积极联系四川省疾控中心,一番周折后取到了药物。许晓梅说,凌荣在规范用药后,第三天体温就开始下降,经过7天的治疗,凌荣体温完全正常,经过宏基因二代测序体内利什曼原虫已经消失,体重未再下降,气色恢复,复查各项指标均已好转。

  在入院治疗21天后,凌荣出院回家,出院时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表达了深深的感谢。(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