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7日电 (王利文 唐倩)兔年春节,位于四川省西昌市的建昌古城热闹非凡,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打卡”。舞狮表演、舞龙大赛、国潮巡游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重现昔日南方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色,整个春节假期共接待游客60.4万人次,单日最高超10万人次,位列四川省内景区接待游客量第三。
此般“开门红”并非个例。在全国旅游市场整体强势回升背景下,四川交出喜人“成绩单”:春节期间旅游接待人数全国第一,共5387.59万人次,旅游收入242.16亿元人民币。其中,负责建昌古城保护更新项目的华采堂设计集团,持续为四川打造文旅、农旅创新型消费生态贡献民企力量。

文旅市场迎“开门红” 丰富业态彰显生机
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运营,为沿线文旅发展注入了活力。”西昌市文旅局局长刘绍萍表示,新成昆铁路于去年12月26日开通,一个月内西昌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0亿元,旅游市场呈井喷式增长。
同样的“烟火气”,也在宜宾的李庄古镇腾腾升起。美食街炸鸡、把把烧等档口前香气四溢,人头攒动。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的李庄,凭借“大师学者第二故乡”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大年初一接待游客约4万人次。

为抓住文旅消费机遇,四川多地推出系列文旅相关活动。非遗绝技火龙钢花在成都双流的黄龙溪欢乐田园景点上演,高达1500摄氏度的铁水腾空瞬间化作四散的繁星。游客一边领略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一边用镜头记录“美好瞬间”。
同样“升腾”的还有“夜经济”,潮流化表达增添了传统年味的“仪式感”。
兔年春节期间,东安湖体育公园灯光秀迷人,金黄灯带勾勒出东安阁的挺拔身姿,打卡游客络绎不绝;被誉为“中国首个夜游公园”“国内夜景旅游网红地标”的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再次“破圈”,门票连续多日售罄。
数据显示,四川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13个,数量居全国一。

创新巴蜀文化表达 夯实文旅发展基底
近年来,四川呈现出文旅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文旅消费需求日益多元的趋势。四川文旅发展,正通过不断扩大的巴蜀文化影响力展现行稳致远的底气。
过去五年,四川文旅融合聚势蓄能。连续4年召开全省文旅发展大会;命名39个天府旅游名县,新增6家5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8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6个。此外,四川各地持续厚植当地文化底蕴与自然禀赋,推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复兴,乡村振兴”之路,将“故土与家乡”打造成游客的“诗和远方”。
历经600多年沧桑的建昌古城损毁严重,区域内 D级危房占比高达90%,保护情况不容乐观。西昌重塑古城肌理,携手华采堂设计集团,将建昌古城打造成为有故事、有历史、有传承的古城。

如今,建昌古城雄伟壮丽,翘角飞檐、廊亭台柱都披上了斑斓的现代“晚礼服”。在2500余套灯组下,复原修建的建平门流光溢彩,呈现出一番“不夜城”的气韵。
近日,四川省文旅厅公布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公示名单,建昌古城名列其中。无独有偶,李庄古镇也依托改造升级,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新打造的月亮田景区被誉为李庄古镇的“点睛之笔”。在“一馆一址一池一街24院”的布局下,新建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浓缩陈列烽火岁月中的家国情怀;同时引入民艺聚落、民宿巷子、夜间观光等新业态,激发古镇全新活力。
深耕文旅有机融合 民企助力提质增效
2023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要求,四川文旅工作重点任务将聚焦文旅行业“提品质、补短板、渡难关”,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和四川旅游影响力。
在推进建昌古城城市更新项目时,作为中国优秀文旅及大消费全设计技术营建服务商的华采堂设计集团,派出了200余名古建专业设计师投身古城的复原更新及历史文化价值的发掘提升工作。以“修旧如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原则,确保古城“重生”。
在打造月亮田景区时,团队对李庄从渔村码头的航运文化到明清时期的水乡文化,再到动荡时期的抗战红色文化和研学文化细致梳理。过程中不但修缮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川南建筑,还运用料峭屋檐、精致砖雕、百鹤祥云窗纹等建筑元素,将李庄古镇的风骨韵味与文旅市场多元消费需求融合。

一个个场景,折射出四川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转化为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建设优势。这一优势正不断向外延伸。四川自贡便以灯为媒,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数据显示,自贡彩灯海内外市场份额分别为85%和92%。今年春节,自贡彩灯通过84场海内外展览点亮了法国蒙托邦、美国纳什维尔、日本东京等城市,超千万人次观展,四川五彩斑斓的“烟火气”走向了世界。
放眼当下,多方力量构建出“天府”传统与现代文明生动融合的文旅景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