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龙马潭:坚持“223”工作思路 推动为侨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年03月08日 14:4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8日电 (周扬)近来,泸州市龙马潭区委统战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223”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三小三大”暨“小群团大舞台、小窗口大视野、小机关大作为”的活力侨联,聚力打好新时代龙马“侨”牌,统筹推进为侨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义诊活动邀请侨眷参与。龙马潭区委统战部供图
义诊活动邀请侨眷参与。龙马潭区委统战部供图

  实现“两个转变”,提升侨务工作“向心力”

  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依托“2+1+11”阵地网络,即红星街道龙桥子社区侨胞之家、特兴街道同心侨苑侨胞之家、巴蜀好利食品公司“为侨服务”同心实践基地和11个街镇为侨服务工作站,实现侨联组织“有形覆盖”。通过丰富活动内涵,不断增强阵地活力,推动阵地“建管活用”逐步升级,全年开展活动30余次,实现侨联组织“有效覆盖”。

  从“传统模式”向“智慧模式”转变。加强“智慧侨联”建设,不断丰富“一微多群·云上侨联”阵地,运用“龙马统战”公众号、“扬帆龙马”APP等网络平台,即时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回应诉求等。目前“云上侨联”阵地已连接到17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龙马潭在海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取得较大提升。

  画好“两个网格”,激活为侨服务“新动能”

  聚焦归侨侨眷、侨商侨企、归国留学人员三大群体,建立侨务工作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长效化、信息化、精细化。

  区域“划格”,画好侨务“平面图”。依托全区大网格体系,推动构建“组织统筹,统战牵头,政法支撑,街镇协作,干群参与”的“5+N”侨务工作网格,围绕侨情调查、为侨服务、民事调解等10余项任务定人、定职、定责,确保网格工作有序开展。目前,全区共划分有一级(区级)网格1个、二级(街镇级)网格11个、三级(村社区级)网格210个,构筑起“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侨务网格化格局。

  信息“入格”,画好侨务“立体图”。按照“一格多员、综合处置”的原则,在每个二级和三级网格分别指定有1-2名侨务网格员,确保“侨务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优势,实行“一季度一摸排”的调查机制。截至目前,龙马潭区台账登记华侨50人,华人22人,归侨3人,侨眷215人,留学归国人员9人,涉侨企业9家。2022年收集乡村振兴、旅游发展、基层治理等工作意见建议20余条,协助解决老人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10余件。

  打造“三大平台”,跑出为侨服务“加速度”

  打造“访侨助侨”暖心服务平台。持续开展“四必访三必送”关爱活动(逢年过节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中有事必访,海外华侨华人回泸必访;出国定居必送,孩子留学必送,乔迁外地必送)。区侨联和基层侨联组织全年共走访慰问侨界群众70余人次,发往慰问金1万余元。深入开展“访侨企助侨家”纾困活动,探索推行“侨帮办”服务模式,落实“服务专员+三单一复”,全力帮扶侨企侨商发展。全年开展侨企走访50余次,纾困解难12个,全区涉侨企业年内增资9.39亿元。

  打造“护侨爱侨”维权服务平台。指定平通律师事务所作为“为侨法律服务站”,围绕教育、医疗等方面内容,提供“一对一+线上线下”法律援助等,定期开展“侨法宣传月”活动。深化统战部、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民政局、公安分局等部门“7联”机制,开辟涉侨维权“绿色通道”,整合资源、多元化解,主动上门办理,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及时跟踪调解情况,定期开展回访,持续固化调解成果。截至目前,线上解答80余次,受理来访30余件次,化解涉侨矛盾28件。

  打造“大侨务+大招商”招引服务平台。选聘香港四川社团总会会长唐安英、这有光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侯艺丹、四川布雷斯韦尔游艇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志斌为龙马潭区侨界“双招双引”大使,发挥侨界优势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牵线搭桥。联合驻外招商组建立“一月一访”机制,突出涉侨企业、侨界人士走访联系,不断延伸工作手臂。2022年新签约涉侨项目6个(已落地4个),投资总额4.9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3亿元。其中四川布雷斯韦尔游艇有限公司特色民宿及拖挂房车项目于2022年11月15日在成都“一带一路”华商峰会现场签约项目。

  龙马潭区侨务工作将继续在“联”字上深耕,在“暖”字上着力,在“精”字上落实,通过有形化的阵地、人性化的服务、特色化的品牌活动,努力打造为侨服务的“龙马品牌”,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侨智侨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