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9日电 (周亮)近年来,蓬安县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目标,全力壮大农业产业链条,持续构建“6+3”现代农业体系,重点推进粮油、果蔬、生猪“三大全产业链条”,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日前,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名单出炉,蓬安县位列其中。
壮大粮油产业链
走进睦坝镇现代粮油产业园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簇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间地头农户们正忙着追肥、拔草、管护,一派春耕忙碌的景象。

睦坝镇位于蓬安县西部,嘉陵江蜿蜒而过,造就了蓬安县最大的良田坝区。近年来,该镇按照“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保质保量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为粮食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建成以有机水稻和有机油菜为主的万亩现代粮油产业园区。
据了解,睦坝镇现代粮油产业园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村级组织+农户+科研院所”和土地入股等多种经营模式,通过流转收租金、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利、合作赚现金等方式,构建起联农带农富农的长效机制。目前,该镇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示范合作社5家,建有家庭农场44个。
近年来,蓬安县不断壮大粮油产业链,坚持以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为抓手,加强粮油基地建设,提高粮油生产能力。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撑,积极培育粮油专合社、种粮大户、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做大做强石孔贡米、河舒豆腐、蜀安香等特色品牌,提高生产效益。以川粮集团和常丰农业为龙头,构建集“育秧、种植、烘干、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粮油全产业链,形成标准化的现代粮油产业发展体系。
延伸果蔬产业链
从空中俯瞰锦屏镇中坝社区蔬菜种植基地,只见田地道路纵横交错,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产业兴旺生机勃发。蔬菜种植基地里,有的村民正在地里“破膜露苗”,有的正在车间清洗萝卜,有的正在装运萝卜上车……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蓬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蓬安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推动特色产业连片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在锦屏、正源等嘉陵江沿江片区发展以锦橙100号、正源血橙、中坝萝卜等为代表的果蔬产业。
从零星种植到现代化生产,从鲜果销售到鲜冷橙汁等深加工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个个柑橘,见证了蓬安现代农业崛起之路。
“截至2022年底,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达11万余亩,总产量18万吨以上。”蓬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大力发展柑橘产业的同时,一条完整的柑橘深加工产业链正在形成。
近年来,蓬安县不断壮大、延伸果蔬产业链,突出市场导向,聚焦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口碑度好,选育推广果蔬新品种。
完善生猪产业链
位于兴旺镇三青沟村的蓬安德康种猪繁育有限公司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猪舍实施全封闭管理,全程无菌化、智能化,实现了远程可视化养猪。据悉,该养殖基地总投资1.2亿元、占地110亩,2020年10月竣工投产。该基地包括功能性繁育舍、分娩舍、保育舍、后备母猪舍、育肥舍等。目前存栏良种能繁母猪5500头,每年可提供优质断奶仔猪15万余头。
该公司积极探索就近务工、土地流转、托管代养等联农带农机制,租赁土地近800亩进行蔬菜、水果、中药材种植,签约沼液消纳土地1200亩,干粪异地消纳果园近6000亩,同时吸纳务工群众87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了当地养殖业发展。
“我们引进德康、正邦、双胞胎、温氏等龙头企业入驻蓬安,依托‘公司+规模场’的托养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以大带小,扶持中小养殖场(户)发展,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目前,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发展托养户80余家。”蓬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全县基本形成了种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架构。
近年来,蓬安县不断壮大生猪产业链,坚持以德康、双胞胎等为龙头,积极推广“公司+农户”托养模式,带动规模养殖发展。依托3家A级标准化生猪屠宰场、3家饲料生产企业和川东北唯一一家兽药生产企业——兴华药业,形成了从投入品、保障品到肉制品的完整生猪产业链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