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正式启动!旅拍阿坝,赢取30万元现金奖励
2023年03月17日 10:3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7日电   在“航拍视角”下,世界上最长的钙华滩流会展现什么样的绝美新景观?

  在“一镜到底”中,世界上最高的索道将带领我们如何穿越云海山峦?

  在“推拉切换”里,114个湖泊、17个瀑布群构成的“全国水景之最”将幻变何种风姿?

  一切答案等你来“拍”。

活动海报。
活动海报。

  为喜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由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四川日报全媒体联合主办的“旅拍阿坝”微视频有奖征集活动即日起正式启动,邀请全国摄影、旅拍爱好者,访熊猫家园、拍净土阿坝。

  此次活动围绕阿坝特色文体旅资源,设置五大征集主题,最终将评选150个获奖短视频作品,并发放奖金共计30万元。

活动海报。
活动海报。

  正是春日好光景,旅拍阿坝等你来!

  “熊猫家园·净土阿坝”,无与伦比的神奇等你来拍

  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很难找到另一个地方,如阿坝这般神奇。

  这里有被誉为世界第一水景——九寨沟,“童话世界”给了人们最浪漫的想象。

  这里有世界规模最大钙华彩池群——黄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人间瑶池”,五彩色泽令人惊叹。

  这里有距大都市最近且规模最大的雪山群——四姑娘山!以雪山观光、户外体验为主,享有东方圣山·户外天堂的美誉。

  这里有世界上海拔最低、最年轻的冰川之一——达古冰川,也被称为“最近的遥远”,离城市最近的冰川,上亿年的积累雕琢出多姿多彩的冰川世界。

  这里有我国建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以野生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科研保护的显著成效而蜚声中外,是闻名世界的“熊猫王国”,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典范和缩影。

  这里有世界最大高原泥炭沼泽湿地——若尔盖湿地,孕育了丰富的高山珍稀动植物,也是黄河水源的重要涵养区。

  在这里,雪山、冰川、彩林、草甸、林海、高山湖泊串珠成链,浓郁的藏羌风情绘就绚丽多彩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熊猫家园·净土阿坝”的无与伦比,让每一次镜头定格都能有不同的惊喜。

  建设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叫响“全国自驾旅游第一州”,擦亮“童话公路”IP,熊猫大道、雅克草原风光大道、红叶大道、彩林大道....。。一条条便捷的旅游风景大道横纵贯通,行摄其间,定能激发您的创意无限!

  五大主题、全媒联动,150个现金奖励等您来领

  此次“旅拍阿坝”短视频征集活动是阿坝州首次面向全国有奖征集短视频作品,将聚焦阿坝州全域旅游,围绕阿坝州文体旅特色资源,设置五大征集主题:看波澜壮阔的锦绣山河(穿越壮阔山河)、玩美轮美奂的冰雪天地(遇见冰雪童话)、观底蕴丰厚的人文记忆(感受人文风情)、行如诗如画的生态秘境(阅读诗画秘境)、享心醇气和的人与自然(动享熊猫家园)。

  活动征集将为期3个月,从3月16日持续至6月15日。征集结束后将邀请专家组成评审组对投稿作品进行公开评审打分。每个主题设置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除了五大主题奖项外,还特别另设优秀奖50名。共计发放总奖金30万元。

  参赛者可围绕阿坝州“九大”文旅品牌、“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熊猫家园·净土阿坝”、“童话公路”、“全国自驾旅游第一州”等内容进行短视频创作,风格不限、形式不限,也期待您的更多火花。

  征集同时,活动主办方将同步联动开展全媒体宣传,在四川日报全媒体平台、阿坝州文体旅游局官方新媒体矩阵展示优秀作品,让更多网友看到获奖作品的才华和创意,也进一步提升“熊猫家园·净土阿坝”知名度和美誉度。

  春光乍暖,说走就走。徜徉壮美河川,访熊猫家园;穿行风味人间,拍净土阿坝——“旅拍阿坝”微视频有奖征集活动现已按下“启动键”,150个现金奖,等您来领。

  征集要求

  1、时长要求在30秒至3分钟以内;

  2、参赛作品为未经公开发布的原创作品且视频提供者拥有视频作品及相关素材所有权和知识产权;

  3、画面干净规范、内容清晰完整、构图优美。视频采用1080P及以上分辨率,输出格式MOV或MP4格式。可使用航拍、光影、延时等手法,后期剪辑流畅,调色自然协调,实景和特效有机结合,配乐与音效符合情节;

  4、同一账号同一主题的不同参赛作品,只统计成绩最佳的作品,允许同一账号参与不同主题创作;

  5、坚持宁缺毋滥原则,如投稿作品均未达到某奖项获奖标准,则该奖项可空缺。

  征集方式

  请完整填写征集报名表(详见附件1),并将报名表和作品以附件形式发送至邮箱:369589700@qq.com

  联系电话:姜老师17313133856吴老师13540004268

  邮件标题:【旅拍阿坝】+作品名称+作者名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