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2电(王爵)近日,著名画家邵仲节刚过九十八岁生日。去年是邵老不平凡的一年,在查出骨髓癌晚期后又摔一跤,右手臂骨折,九十八高龄的邵老右手臂骨折后,任然试着用左手坚持画画。精神饱满,面色红润,头脑清晰,语言表达流利自如,罗辑严谨,滔滔不绝。

邵仲节,1926年生于山西省夏县耕读人家,自幼拜晋南名家南仁甫为师习画,毕业于山西省运城师范学校,建国后在成都从事美术教育和国画创作工作数十年,桃李成林,成绩斐然。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牡丹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荣获四川省第一批“巴蜀画届卓越成就代表人物”称号。

从艺以来,邵老他广泛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今绘画大师的理论和创作,积淀深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幸与蜀中花鸟名家刘既明、钟道泉两位大师同事多年,虚心拜师求教,受益匪浅。邵老将自己的人生理想、社会感悟和生活激情融入艺术创作之中,情系丹青八十余载。今年,邵老已年逾九十八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笔耕不辍,保持着旺盛的生活激情和饱满的艺术创作力。

邵老绘画领域宽广,国画、油画、粉画和应用美术皆擅,重点主攻中国画写意花鸟,尤以牡丹绘画称誉艺坛。他融汇中西,与时俱进,继承传统又不拘泥古法,形成“典雅秀婉、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创立了邵氏牡丹画派,独树一帜,有“邵牡丹”之美誉。

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邵老坚持在实践中总结提高艺术修养,认真研摹名家作品,注重深入观察生活,贴近自然,不仅在山乡野外勤于写生,而且在家里喂鸡养鸟,在院子里种花栽竹,细心观摩研究花鸟的四时状态和习性特点,在大自然中汲取艺术灵感。
邵老的作品生动而俊雅。大幅画作描绘群芳争艳、莺舞蝶飞、修竹成林,自然天成一派生机。小幅斗方构画现实环境微小事物,蔓藤、丹叶、柯枝、粗石,只取那动人的三两笔,转化为画面上勃郁的活力。不管是天真嬉戏的禽鸟,凛凛风神的竹松,笔走龙蛇的盘藤,还是姿态婀娜的花枝,在他笔下都传递出一种蓬蓬勃勃的生命能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