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9日电(吴平华)近年来,简阳青龙镇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工作目标,狠抓河长制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堤岸稳固、河势稳定、水质达标、滩平岸绿、人水和谐的良好生态环境,着力打造人水和谐、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丽乡村。
强化党建引领 巡河履职摸实情

为确保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银洞村以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着力提升河道治理。
加强河长责任落实,村级河长加大日常巡河频次和力度,保证全方位排查,严格周巡河,累计巡河480次,完成问题整改、销号19项,坚决杜绝侵占河道、损毁堤岸、乱倒垃圾等问题发生,确保河道管理无死角。
加强组织保障,成立村级工作小组,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作为宣传员、清洁员、监督员的“三员”作用,并分段纳入社长作为护河员,多级共建,切实保障“河长制”工作提质增效。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入户宣传、党员带头的方式,积极运用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对治水护河工作的宣传,共设置宣传栏、公示牌8处,确保制度写在牌上,责任担在肩上,努力引导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道整治和管护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维护水域良好生态的自觉性。
强化问题导向 因地制宜干实事

全面落实河长制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银洞村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实推进河长制工作。
聚焦河畅水清,定期开展辖区内石钟河河道清理工作,截止目前,共计清理生活垃圾5.6吨,规范垂钓、浣洗等不文明行为12起,并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处,铺设污水管网3千余米,新增34户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聚焦岸绿景美,充分利用辖区内河道沿岸的闲置隙地,实施见缝插绿,定期对河床两侧4.2公里河堤进行清障行动,梳理杂树、杂草,确保水体保护、河道畅通、环境美化三管齐下。
聚焦人居质量。将河长制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严格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整合改厕及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改厕140余户、5.4公里社道硬化。通过探索管理常态化、污水净化、粪污资源化的“三化”治理模式,全面提升村庄环境,不断擦亮银洞生态底色。
强化村村联动 齐心协力务实效
银洞村与黄连社区、青龙观社区毗邻,尤其与黄连社区分属两个镇管辖,在“属地管理”的原则上,积极探索“跨界河长制”,实现村村联动,抱团治河。
打破管理壁垒,由于行政区域划分,黄连社区的管辖河道夹在银洞村管辖河道之间,为了便于管理,两村协调打破界限、调整管理范围,由银洞村负责上游连贯河道,且两河长不仅要管好自己的河道,还要深入对方的河道0.5公里做好管理工作,尽可能在减少治理成本的基础上,协同实施整治内容,切实保障小成本、高效率。
银洞村位于上游,为切实强化“上游意识”,勇担“上游责任”,银洞村紧盯交界水域问题,除自身辖区内发展的治理问题,针对黄连社区发现的河道淤积物、漂浮物等问题及时展开排查,绝不出现推诿行为,切实解决河湖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凝聚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强大合力,以实际行动助力合作共治、责任共担、效益共享的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