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乐山峨眉山:党建引领 积极开展“情暖峨眉”专项行动
2023年03月30日 13:0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30日电 (刘刚 吕羊)今年以来,乐山峨眉山市深入开展党建引领—我为群众办实事“情暖峨眉”专项行动,围绕政策见底、结对帮扶、主题关爱、社会互助四大方面精准发力,突出加强“一老一小”、孕妇、残疾人、重大基础疾病患者、特殊困难群众等“五类重点人员”的关心关爱,让党和群众情义相连、暖盈心间。

  在政策见底中普惠大民生

  针对“惠民政策有,群众却不知”等问题,统筹安排4000余名机关、镇村党员干部自带“惠民政策包”,围绕“五类重点人员”,逐村(社区)逐户上门服务、拉网排查,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在“微峨眉”公众号、“天下峨眉”APP等平台开设民生互动专栏,公布惠民政策,收集民意诉求,让群众足不出户把事办;组织民政、残联、卫健、医保等7个部门,分类梳理形成包含5类常规保障和兜底临时救助的21条应享政策清单,利用民政“两补”、中国残联办证、省残联“量服”、省医保信息等行业部门政策信息平台,集中筛查比对政策落实情况,确保惠民政策“应享尽享”和“动态见底”。

  在结对帮扶中厚植鱼水情

  对重点人员进行综合研判分析,把政策落实后生活仍然存在困难的人员,落实1名机关干部、1名村(社区)干部、1名家庭医生、1名民警“四包一”帮扶力量。同时,结合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红、黄、绿“三色标记”,将全市2.2万名红、黄标记人员全部纳入“四包一”范围;明确“周联系、月走访”要求,分类提出健康关怀、事务代办、生活帮扶、应急救助等4大类15项重点帮扶任务,由帮扶力量根据帮扶对象实际,“一人一策”细化形成帮扶举措、给予暖心服务;建立困难问题分级处置机制,县乡村三级联动,通过代办、帮办、联办等形式,让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成为常态,差异化办好民生实事,进一步拉近党群关系。

  在主题关爱中提振精气神

  针对“五类重点人员”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常态化开展“敬孝老人”“呵护青苗”“美丽娥眉”“助残暖心”“关爱健康”五大主题关爱活动,切实增强群众幸福生活坚定信心;针对“一老一小”,每村每月固定开展农历初九“敬老日”活动,为困难儿童举办“集体生日会”,持续传递党的温暖;根据有就业意愿的妇女、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就业技能培训,联合在峨企业创新开设“妈妈岗”和“居家岗”,通过帮扶干部、村组干部“送岗到家”,目前已帮助400余人灵活就业;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疫情防控,统筹调配全市医疗资源,畅通重点群体“绿色通道”,完善发现、干预、转诊“一体化”工作机制,确保快到快诊。

  在社会互助中弘扬正能量

  深化拓展乡村振兴“百企帮百村”等有益经验,搭建热心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参与平台,支持引导其志愿融入重点群众关爱工作,发挥所长、贡献力量。目前已有200余家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3000余名“爱心人士”积极响应号召;整合用好慈善会、红十字会、民间志愿者协会等各类扶困济弱、教育助学专项基金3500余万元,从不同层面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鲜明扶危助困、崇德向善导向,对在“情暖峨眉”专项行动中涌现出的“真情帮扶好干部”“无私奉献好企业”“守望相助好市民”等先进典型进行宣传表扬,让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人人温暖、人人感恩的良好风尚在峨眉山蔚然成风。(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