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31日电 (陈选斌)31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夯实科技支撑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科技服务启动仪式在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举行。
四川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今年年初,四川印发《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分三个阶段提出了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建设目标,其中第二阶段的目标为到2030年“天府粮仓”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明确提出“粮食产量提高到3750万吨以上”。

科技创新是“天府粮仓”建设的重要支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按照“一带、五区、三十集群、千个园区”的布局,组织近千名科技人员组建了都江堰灌区、川东北片区、川南片区、川北片区四个科技服务团服务“三农”,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启动仪式现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为各片区服务团授旗。
作为都江堰灌区服务团的团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汤永禄从三个方面概括了服务团接下来的工作:一是大力推广高产专用的品种;二是创新推广先进栽培技术;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紧密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场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牟锦毅指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道路”,科技服务人才队伍是关键。近年来,四川省农科院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助力四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做到“创新转化一条线,专家农民面对面”。下一步,四川省农科院将结合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百千万”行动、“三进支撑”行动等,聚焦区域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持续发挥科技领军示范作用,引导科技成果向生产能力转化,助力打造装备优良、技术先进、质优产安的现代农业示范带和优势区。

当日还举行了参观交流活动。在水稻新品种智能化育秧现场,全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线马力全开,工人们忙着递送秧盘、加育秧基质、加谷种、盖土等工序,流水线上的育秧基质吸引了与会代表的关注。现场负责人介绍说,这款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制的机插水稻育秧基质育出来的秧苗很整齐,出苗好,而且无“落田谷”和杂草问题。
据了解,截至目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育成品种全省覆盖率达60%以上,自主研发技术覆盖率达70%以上,成果转化率稳定在80%以上。2022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指导国省级乡村振兴帮扶重点县发展产业51个,新增效益近4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