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3日电 (记者 贺劭清)由成都理工大学主办的第七届全国沉积学大会3日在成都开幕。
本届大会以“沉积学与宜居地球”为主题,围绕“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目标,总结和交流中国沉积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尤其是沉积学在应对能源资源转型、气候环境领域挑战、构筑尊重自然的生态系统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沉积学未来发展方向,制定沉积学学科发展战略,推动沉积学在关乎地球发展存续、应对国家资源环境挑战、推动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持续全面发展。
大会共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及知名教授100余人,来自国内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的逾2000名学者,普通参会代表1226人,学生代表843人参会。

开幕式上,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侯增谦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徐学义,中国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成善院士,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清友,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侯明才致辞。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邹才能院士主持。
仪式开始,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AS)以及国际沉积地质学会(SEPM)分别发来贺信,感谢大会为沉积学界同仁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也向国际沉积学界展示了中国沉积学良好的发展态势。IAS和SEPM的代表表示将全力支持本次大会,并预祝本次大会成功召开。
罗强表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拓展资源勘察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今年国家将全面启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沉积学在揭示地球演化规律,资源开发利用,特别是油气等矿产资源勘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会上,罗强肯定了成都理工大学在地质学等领域形成的独特的学科优势和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他提出,希望各位院士和专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宜居地球、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方方面面为四川献策献力,期待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携起手来,认真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据悉,“全国沉积学大会”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支持的四年一届的全国性学术盛会,该大会鼓励宣传沉积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倡导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国内外合作,推动沉积学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地质学领域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专业学术会议之一,并得到了国际沉积学会(IAS)的大力支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在国内外地质学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迄今为止已成功召开六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