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荷风清响——戴晓花鸟画展在成都开幕
2023年04月08日 20:1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8日电 8日下午,由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主办,四川福宝美术馆协办,传承天下设计集团承办的“荷风清响——戴晓花鸟画展”在鲁能四川福宝美术馆(新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和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姚叶红分别致辞,肯定了戴晓近年来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坚守与执着,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这一场艺术的盛宴。戴晓表示,感谢领导和艺术家的支持与帮助,在艺术道路上将坚持不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杨晓阳在开幕式上肯定了戴晓艺术创作取得的成绩,并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戴晓具有艺术家特有的感觉力和内倾性激情。他从小耳闻目染,深受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其性情也恰如水墨,既单纯而又能在淡然与浓郁的转换中,显得宁静而潇洒。”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宗贤表示。

  戴晓表示,之所以喜欢画荷,是因为在他看来荷最能表达他对生命情态的感悟,也就是说他借荷来抒写感时忧世的情怀,感时忧世是生命自觉意识体现,是读书人应有的情结。

  在戴晓看来,荷在时光中的流转过程,最能表征生命的流转轮回现象,在戴晓笔墨的挥洒中,荷的不同姿态,是不同生命季节的表征。这种表征,并不仅仅是通过自然之物的本身形态体现,也以干湿浓淡的墨色和刚柔缓急、抑扬顿挫的用笔和开合有度、疏密得当的置陈布势来呈现。

  如果说戴晓画作中千姿百态的荷,是他关于对生命情态与意义思考的视觉表达,那么,他画荷系列中时常出现的小精灵——飞动的鸟,则是自我的隐喻。

  美术史及美术考古学家、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表示,戴晓向往八大之境,在表现上,水墨点染与没骨法并用,力图营造出一派空潆的韵味,所以他不求墨之厚,但求墨之清。在他看来戴晓深知,画家并不是单纯的摹写物象,而是在其中寄予无限的情思,完全运用夸张、变形的形式来表现荷花向精神内涵,已摆脱“自然再现”的羁束。

  “特别是他以篆法画荷梗,线条刚直挺立。”魏学峰表示,戴晓笔下干湿浓淡,富有变幻的线条,焕发着明净清雅的墨秀。“他充分利用了水墨的晕化,留下了行笔的笔融,使画面得以“活”起来。”在魏学峰看来,在空间分割上,戴晓以线条分割空白,进而形成,物象边缘的处理,富有变化而且整体,体现了一种力的美学结构。

嘉宾合影。
嘉宾合影。

  “戴晓是一位颇有创意的艺术设计师,他的设计补拙精美,简约大气,我非常喜欢。他的花鸟画作品典雅清新,画面气象氤氲,尤其是他画的荷花,如同出浴仙子,绰约多姿,被他彻底人格化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康征看来,戴晓的画充满了灵性,但是他并不是那种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才子型画家,从他的画面上可以看出他的严谨和修为。

  据了解,戴晓1972生于成都,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深受家父戴卫书画传承,拜师书法家何应辉。曾经在四川辞书出版社当过美术编辑,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任过教,日本千叶大学博士回国后联合创办“传承天下”设计集团,率领众团队从事策划、规划、建筑、景观、室内设计、生态恢复、乡村振兴至今。

  戴晓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其作品曾被《四川省诗书画院研修生作品集》《四川省画院双年展作品集》《传承杯西岭雪山国际书画精品集》《礼赞祖国·大美成都》收录。作品《鸿运当头)入展“2020年四川省诗书画院联席会暨双年展”,作品《福寿双全》被四川省诗书画院收藏,作品《花鸟》被惠民职工画院收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