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合江:春耕生产有条不紊
2023年04月10日 15:5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0日电 (赵运懿 苟儒君 李宇婷)连日来,泸州市合江县多地陆续开始水稻、高粱插秧,不负春光,不负农时。

 春耕生产有条不紊 。合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春耕生产有条不紊 。合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合江县大桥镇上房村,农户们早早准备好水稻秧苗,挽起裤脚,下田栽秧。得益于近年来合江县大力打造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整的田块和便捷的机耕道,大大减少了农耕作业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合江县三农工委种植办工作人员李荣飞介绍:“今年我们全县水稻要栽种面积是52万亩左右,我们推广的品种有甬优4949和宜香优2115等品种,这些都属于是高产品种,再生稻也比较好。”

  为应对极端干旱天气,合江县近年来大力修建整备提灌站、山坪塘,让长江河、赤水河的水能够灌溉到农田,解决水源的问题。同时积极提供农业保障,引导农户科学施肥、合理用药、防治病虫害等问题,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在合江县先市镇雄坝村,4月清晨的徐徐春风吹拂过田间地头的一株株秧苗,村民们正挥舞着锄头与手中的小铁铲,为“高粱移栽”忙碌着。

  据雄坝村种植大户周涛介绍,村民们移栽的高粱秧苗有部分是通过漂浮育苗技术获得的,也有的通过旱育秧和滚膜育秧技术种植而来。当地种植大户与村民们采取“协商合作+订单”模式,老百姓提供家中的闲置土地,政府与种植户提供秧苗及种植技术,从种植、打药到除草收割皆由村民们直接参与,使他们学到了技术的同时,也解决了就业难题,可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除此之外,附近百余亩撂荒地也得到了充分开垦、有效利用,雄坝村“高粱致富之路”由此得以打通。从育秧到收储以及日常的病害防治,政府请来了不少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带领种植户去往外地参观学习,并提供农药、种子、化肥等。在必要时更是采用无人机打药等方式,形成了“人工+机械化”的运作模式,有效节省劳动力。

  “最让人放心的是他们给我提供了订单式的服务,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的高粱卖好价钱,有地方收,弄好了晒干了就变成白花花的钱。”雄坝村种植大户周涛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