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7日电 (沈清铃 鄢怀林 刘保刚)在广元市青川县三锅镇河西村,见到了漫山遍野的薇菜。
“薇菜根本不愁销,我家所产的薇菜,一个月前就被商贩预定了,本月25日左右上门收购,我还得加紧晾晒呢,到时候才能交货。”4月17日上午,广元市青川县三锅镇河西村菜农杜小丽背回满背篓薇菜,眼睛笑得眯成了一道缝。
杜小丽介绍,她家共种植薇菜40余亩,现已投产30余亩,今年价格好,干菜一斤可卖76元以上,丰产期一亩地可产干菜50斤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好。她算了一笔账,平均每亩产值3000元,今年她家仅种植薇菜纯收入可达9万元左右。
薇菜,学名紫萁,又称牛毛广,“小薇菜”则是当地菜农给予薇菜的昵称。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质脆,味美少纤维,含蛋白质、有机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在国际上享有“无污染菜”之誉。
“过去的河西村十分贫困,到了春末夏初,我们村里的妇女都要到山里采些山野菜来贴补家用,卖价最高的就是薇菜。”河西村党支部书记毕明军说,一到采摘野菜的季节,村民就结队上山采摘。后来,经过多方了解发现,薇菜其实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其幼叶用水焯去毛后反复搓揉,可鲜食或制干菜,具有独特香味,清脆可口,久食不厌,同时又可入药。卷曲未展的嫩味尤为食用上品,开水浸烫、漂洗、去土腥味后,可炒、煸、凉拌、做汤、加肉炒食等。

“我们守着宝贝却过着穷日子,没这个道理嘛!”为此,该村村干部想到了将薇菜移栽到自家耕地,让其大量出产的大胆想法。自2000年开始,河西村就有人开始尝试移栽薇菜。经过不断探索,村民蒋国树靠着种植薇菜鼓起了腰包,成了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在他的带动下,其他村民也逐渐开始栽植薇菜,薇菜也成为该村的致富产业。当地人开玩笑地说:“过去是我们不识货,现在才发现这是一个致富的好门路,可谓‘昔日山中草,今朝致富宝’。”
54岁的村民王学明,从未外出务工过一天,上世纪末,他在蒋国树的影响下,开始尝试薇菜种植并尝到了甜头。2012年,他和爱人逐渐扩大薇菜种植规模,种植面积现达到近50亩。“我们村可是‘金窝窝’,经过水煮、揉搓、晾晒等工序,我的这一批薇菜马上可以变现了,今年收入至少10万元。”
“我们村现在有20余户群众种植薇菜,面积已达400余亩,薇菜种植年综合产值可达150余万元。”毕明军说,近年来村里产的薇菜价格逐年走俏,大多都被采购商运往了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用于外贸出口到欧美、东亚、东南亚各国,不仅需求量大增,价格也在不断上攀升,这对于当地菜农来说,无疑是个福音。对于河西村薇菜产业的发展,毕明军还有很多想法和规划。接下来,他将和村干部、种植大户一起鼓励、带动更多的村民充分利用好荒芜土地种植薇菜,扩大产业规模。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希望能够引进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品牌,进一步扩大河西村薇菜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走出一条“小薇菜、大产业、助发展”的产业振兴之路,让薇菜产业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