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8日电 (刘刚 燕伟)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狠抓“人才第一资源”,深入践行“智汇乐山163”人才工作思路,以争创“四川省人才工作先行区”为目标,拿出满格状态、顶格标准、真格措施,坚持以实夯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推动人才工作逐步成势、提档升级。
以实夯基,筑牢人才支撑。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来谋划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首席引才官”,研究人才战略、推进重大工程,采取“三单三联”工作机制,构建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高标准建立“1+2+N”政策体系,出台支持人才向钒钛钢、不锈钢集聚15条措施,设置2000万元专项资金,集聚“两钢”人才310名,兑现激励金310万元;创立“区委敬才爱才月”人才工作品牌,创新“七个一”服务矩阵,投入200万元建设升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人才公寓、人才驿站,构建“一刻钟”服务圈,为专家人才提供贴心服务1400余人次,形成了全社会尊才爱才的氛围。
以产聚才,厚植发展动力。实施“双招双引”行动,设立人才联络站、人才伯乐奖,引进王国栋、李天来等5名院士组建高端智库,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等专家把脉发展,“刚性”引进冶金建材、清洁能源等人才1200余人;打造“两中心、十基地”本土人才孵化器,建成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4个、市级培训中心2个,开展“沫若英才”专项培养、举办职工技能大赛,培养高技能人才258人,培训技能人才2.1万余人次;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引育省农村致富带头人3人、返乡创业明星12人,培养孵化农村家庭能人1.7万人,领办智慧农业、蛮谷桃缘等农旅发展项目,带动全区特色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21%,助力创成“省四星级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
以才兴产,释放驱动效能。高能级平台赋能。支持德胜钒钛公司建成全市首批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成稀土新材料市级专家工作站,升级川渝冶金绿色智造实验室等12个创新平台建设,提钒率从80%提升至100%,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实现节能增效5.1亿元,助推沙湾经开区创建为“全省优秀开发区”;深化“地企院合作”模式,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5家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组建农业、康养专家组等8个,开展“百名专家联村社”,转化科研成果105项,助推沙湾区获评“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举办全国钒应用技术推广大会、西部新材料创新发展大会,达成合作项目15个。举办“沫若文化年”活动、郭沫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与绍兴鲁迅纪念馆开展“名人”联动,集聚国内外200余名专家为沙湾文旅发展献智出力,推动沙湾入选“全国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