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8日电 (刘刚 钟锦鸣)近日,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开展了以“生态环境助力美丽雅安建设”为主题的世界环境日暨检察开放日宣传活动,由此拉开了“检察宣传周”活动的帷幕。

当天,雅安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刘劲松,雅安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第六检察部、政治部宣传处相关人员和省市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益心为公”平台的志愿者们,共同参加了宣传活动。
据介绍,活动期间,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发布了《雅安市生态环境资源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0-2023);第一检察部就白皮书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包括生态环境资源刑事案件基本情况、生态环境资源刑事检察工作基本情况、生态环境资源刑事检察工作成效、工作展望与发展方向、生态环境资源刑事案件典型案例等;第六检察部就近年雅安市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相关工作成效和经验作了介绍。

近年来,成渝双城经济圈、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落地雅安,雅安市检察机关生态环境资源刑事检察部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明确以“保护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地方生态建设”为目标,着力构建“打击预防、赔偿修复、惩治教育、完善治理”的“一体化”生态司法保护模式,为全市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贡献了“检察力量”。
据了解,由雅安市人民检察院与雅安市公安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等部门会签的《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和天全县检察院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对全县生态资源、动植物保护案件数量、地域分布等进行了划分,旨在打造野生动植物“一体化”保护协作中心,实时进行野生动植物监测、森林防灭火预警等,有效解决了线索发现难题,被写入最高检发布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白皮书(2018-2022)》。

据悉,下一步,雅安全市检察机关将实现“纵向融合”,强化生态环境犯罪打击合力,坚持治标与治本相促进,充分发挥惩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的职能作用,及时发现并督促行政机关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线索,实现信息、线索双向反馈、动态把握,推进“横向融合”,提升生态环境案件办理效果;实现刑事检察、行政检察、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相融合的“一体化”办案机制,形成更协调、更高质效的法律监督工作格局,健全“预防+宣传”,构建生态环境法律“防护网”;充分利用大数据模型,着力构建“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模式,建立信息网络体系,在重点区域安排专人专门负责破坏生态资源犯罪线索的收集和上报,拓宽线索来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雅安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