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首次现身成都龙泉湖
2023年06月08日 22:1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8日电 (刘忠俊 蒋明梅)6月8日,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联合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罗晓波研究员团队在开展野外动植物调查时,在龙泉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农用灌溉池塘首次发现有“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小精灵在水体中一张一合,十分可爱。

发现桃花水母的农灌池。罗艳摄
发现桃花水母的农灌池。罗艳摄

  据了解,桃花水母古称桃花鱼,在四川乐山又称金钱鱼,重庆称降落伞鱼、马鼻子,宜宾称保险伞鱼。学术上,它属刺胞动物门、水螅纲、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桃花水母属。与通常的“水母”不同,桃花水母不生活在海里,多生活在与河流隔绝的小水潭、小沟渠、人工水池或水库中,特别容易出现在采石坑或采沙坑里,偶尔也会在大型河流系统和天然湖泊中出现。

农灌池中出现的桃花水母。孟庆摄
农灌池中出现的桃花水母。孟庆摄

  桃花水母是世界珍稀动物资源,由于其数亿年的生存历史,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生态和人文价值、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桃花水母对水环境要求极高,适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须是无毒、无害且呈酸性。总体而言,浮游动物数量、酸碱度都是影响桃花水母分布的因素。”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称,桃花水母有水环境“晴雨表”之称,通常生活在水质较好,无污染、生态环境良好的湿地或水域,它的出现表明成都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表示,初判可能是四川桃花水母,与1984年在都江堰市青城山上清宫麻姑池发现的同属一种。(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