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4日电(何永美 仁青措)行走在壤塘四通八达的公路上,放眼望去,鳞次栉比的藏寨,书声琅琅的学校、生机勃勃的产业基地、一应俱全的景区设施..。。无论是在县城还是乡镇,随处可见“绵阳”元素。

2012年起,绵阳市对口帮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自此,绵阳将壤塘作为全市第十个县来建设,汇集真情厚意,投入真金白银,十多年来先后选派五批干部人才160人、各类专干30人次、支医专业人才184人次、支教老师149人次扎根壤塘“第二故乡”倾情奉献,累计拨付帮扶资金3.03亿元,筹集社会帮扶资金6800余万元,精准把握壤塘“所需”、精心推动绵阳“所能”,建成了一批打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项目,给壤塘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设施援建
“绵阳重点支援”带动“壤塘系统补短”
盛夏的壤巴拉塘云卷云舒,芳草连天。位于317国道线上吾伊乡壤古村境内新落成的克久驿站清丽雅致,引人瞩目。这是绵阳市对口帮扶壤塘县新近建成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也是壤塘县全域旅游建设的重要名片之一。

绵阳对口帮扶聚焦壤塘县“短板”,重点支援实施“打基础、利长远、固根本”重大项目,帮助壤塘脱贫攻坚高标“摘帽”之后,又一次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的大提升。在绵阳市第五批对口帮扶壤塘工作中,共投入援助资金6140万元实施民生设施项目15个,分别占总帮扶资金、总帮扶项目的53.39%、40.54%。特别是帮扶资金1780万元,推动县城集中供暖项目如期建成、全城供暖,圆了壤塘多年的“暖气梦”,让雪域高原之冬天温暖如春;帮扶资金1816万元,推动雨污管网、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城建项目相继实施、建成投用,让“秀城”更加秀美、更加宜居;帮扶资金300万元,维修牧道200公里,让牧民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更有保障;帮扶资金846万元,提升19个党群活动中心、建成6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极大增强基层组织民生服务能力。
绵阳投扶资金不断破解壤塘民生难题,水、电、路、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质的跨越升级,各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不仅提高了壤塘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环境。
产业援建
绵阳力量助推壤塘产业增收
结合壤塘资源优势,绵阳发挥自身在人才、资金和技术上的长处,坚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既注重对口“输血”、更著力帮扶“造血”,努力将“壤塘造”培育成大产业、好产业、优产业,为全县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第五轮对口帮扶以来,绵阳援助壤塘坚持“大平台承载大产业、大平台助力大发展”,围绕壤塘构建“1+N”生态绿色工业体系战略布局,投入产业资金1676万元支持南木达产业园区、上寨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打造牦牛屠宰、“预制菜”加工、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围绕创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县”“文旅融合示范县”,投入资金1910万元做大文化品牌,做细精品旅游,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推进绵壤招商一体化,翔凤科技、龙厨供应链、莱仕顿、福欣食品等10余家企业联壤开展加工合作、打造农产品品牌;雪宝乳业与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西南科技大学+国药天雄药业“组团式援助、全链条帮扶”,携手壤塘打造道地中药材产业“四区”示范县。加强“消费合作”,打造“产供销”一体化新通道。深化单位采购、职工采购、社会采购“三结合”,在绵开设“壤塘造”特色产品专卖店,引导绵阳商贸流通企业和部门与壤塘建立长期稳定的农特产品供销关系,帮助销售特色产品2000余万元。“壤塘造”精彩亮相“绵品出川·苏州行、佛山行”活动,助力壤塘“借力借势、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实现重大突破。“壤塘造”畅销“长三角”“珠三角”,加快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人才援建
绵阳经验在壤塘落地生根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从中国科技城来到悬天净土壤巴拉塘,绵阳援壤干部人才各尽所长各展所能,用心用情服务“第二故乡”。在规划、招商引资、智力援建、项目建设、创新创业就业等方面,他们积极出谋划策、主动作为、默契配合,将绵阳先进的思想、文化、技术等引入受援单位和部门,成为推动壤塘跨越式发展的精神动力。

两年来,绵阳市第五批对口帮扶壤塘先后选派6批次31位具有培养潜力的壤塘本土干部人才,前往全域结对帮扶地游仙区开展为期3个月、6个月的跟班学习;先后组织6批次3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到绵阳市开展旅游产业、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组织绵阳市及市外企业到壤开展专题招聘会4场,协同壤塘县人社局开展岗前及劳务培训15期,培训人数2200余人次,发入稳岗补贴150余万元,新增500余名农牧群众进城务工或创业就业。

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持续升级加力。2021年来绵壤建立“校联体”3个、优质中小学和幼儿园帮扶对接关系16个,绵阳四0四医院全托管壤塘县人民医院。两年多来,170余名壤塘教师到绵阳结对学校跟岗交流学习,260余名绵阳名校校长、专家、教师深入壤塘各学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以实地调研、进课堂等形式,提升受帮扶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课程领导能力和引领教师发展能力。
绵阳四0四医院以“全托管+组团式”帮扶办法助力壤塘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并通过“传帮带”方式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两年来帮带壤塘县人民医院6科室6专业医师40人,培养专业临床医技科室人才50人,49名医务工作者考取或晋升技术职称。如今的壤塘县人民医院,常态化开展大骨节病、白内障等手术,就医人次与托管前同期相比门诊上升35%,住院人数上升16%,手术台次上升22%,壤塘群众重大疾病县内救治率9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壤塘县人民医院2021年、2022年平均住院费人均下降27%,极大减轻了农牧民负担。
通过智力援建,壤塘有了一支“带不走”的专业队伍,也让壤塘未来发展有了坚实支撑。
绵壤一家亲,携手创辉煌,多年来,在绵阳对口帮扶单位的“精准”扶持下,壤塘县亟待解决的产业瓶颈、基础设施短板、人才资源短缺等问题迎刃而解,如今的“林海秀城”一个个文化氛围浓厚、致富产业兴旺、基础设施健全等一幅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