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新青年”易杰:从守护“一个家”到守护“一群人”
2023年06月15日 10:3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5日电 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易杰,是“四川新青年”、成都市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成都市龙泉驿“龙泉好人”。

工作中的易杰。(龙泉驿区残联供图)
工作中的易杰。(龙泉驿区残联供图)

  在易杰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虽然我从小听力不是很好,母亲也身有残疾,但是父亲用自己的全部,守护着这个家,让我在充满爱的环境里成长。”

工作中的易杰。(龙泉驿区残联供图)
工作中的易杰。(龙泉驿区残联供图)

  22岁那年,易杰从四川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踌躇满志的他准备继续深造,却因父亲突然生病瘫痪而改变了人生的方向。为了父亲,他毅然放弃考研,放弃了在大城市的就业机会。

  父亲无法行动,每天要擦洗、翻身,抱着适当动一动,防止褥疮,还要不间断地抽取痰液,保证呼吸畅通……易杰耐心地守护着父亲。为了有所收入,易杰开过网店、尝试过写小说,却始终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

  2014年6月,经过层层考核,他成功入职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残疾人专职干事,迎来人生的又一次转折。

  入职9年来,易杰心系残疾人群体,勤勉工作。因为他和同事的努力和用心,洛带镇先后被评为四川省“量服”示范镇、四川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

  “基层工作千针万线,很多在8小时以外,尤其是服务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工作,需要爱心、信心、细心、耐心以及恒心,其中,摸清楚每个家庭的真实情况和真实需求最重要。”正是这“五心”服务和精准施策,帮助残疾群众解决了许多生活、工作相关的问题,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尊重。

  一户一策的帮助,是点对点的问题解决。类似的事情很多:适龄残疾青年失业了,到处帮忙联系工作;残疾群众权益受损了,帮助维权等。

  一户一策的帮助,也是延续多年的守护。目前就读于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欢欢(化名)是易杰自工作以来一直关注的一个残疾孩子。

  这些年,从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矫形鞋等辅助器具适配,再到每年的自强助学金,易杰不仅为欢欢争取物质帮助,也十分注意对她及家人进行心理疏导。“如今,欢欢快毕业了,我们马上要启动就业服务工作,帮助她找工作。”易杰说。

  易杰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坚持学习,连续考取了社会工作师初级证书和中级证书。他说,服务于残疾群众,除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残疾人工作者要做擎着火把为残疾人照亮生活道路的人。”从十数年如一日地照料瘫痪在床的父亲、视力不便的母亲,到用心帮助辖区残疾群众解决每一个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易杰用爱守望着自己的小小家庭,也守望着洛带镇600余名残疾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