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5日电(吴平华 罗友莉)“我们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按照注入资本、整合资源、合作联营的方式,充分挖掘竹资源和竹文化,招引企业共同打造胡坝景区,有效盘活村上闲置资产,把‘闲’资产变为‘活’资本,让‘包袱’变为财富。”近日,宜宾三江新区宋家镇胡坝社区村党支部书记韦琴谈及近年来村上的发展,自豪地表示,目前胡坝标准钓场、橘基地、竹基地均已完成招商,可促进村集体经济年创收90余万元。

同样是在宋家镇,丘陵社区村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三江未来农业园等项目,村上与相关公司合作建设平台,并以“项目+国有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方式,推动集体以项目入股、企业以社资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集中流转农户土地5000余亩。该村党总支书记张正付表示,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有效带动项目区300余户农户稳定增收。
“土地入股后,我每年能从村集体领到1400元的分红,去年开始增加了200元,也就是说我每年能在村上领到1600元。”6月12日,丘陵社区村村民唐传德告诉记者,自从土地入股村集体以来,不仅解决了他家因劳动力不足导致土地闲置的问题,每年还有固定分红,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双城街道崇德社区村村民也深有体会。
2022年,崇德社区村举办首届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大会,将2021年集体经济收益的13.6万元分发给了全村村民。“去年我们家分到了300元。”该村村民滕敏高兴地说,虽然钱不多,但“芝麻开花节节高”。
“村上一直以来就有种植葡萄的历史,多年来,我们不断改进种植技术,改良葡萄品种,在葡萄成熟的季节,举办各类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在本地市场挣得了一席之地。”崇德社区村党支部书记何建介绍,近年来,该村建立“村集体+专合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建成50亩名优葡萄种植基地,引育创优“美人指”“阳光玫瑰”“夏黑”“巨峰”等优质品种,打响“凉姜葡萄”特色品牌,增强了葡萄产业发展活力,通过发展葡萄,该村每年能带动20余户8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

多点开花,是三江新区聚力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的真实写照。三江新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三江新区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按照党建引领、路径创新、示范带动的思路,因地制宜、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2022年,三江新区63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2000万元,净收入超400万元。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三江新区还将充分发挥国企在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帮助村(社区)搭建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展供需之间的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进一步有效畅通村集体组织融资渠道,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引来金融活水;进一步强化监管、培育,指导各镇(村)集体公司明确自身功能定位,转变经营方式,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