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乐山沐川:绘就宜居乡村美丽画卷
2023年06月27日 10:1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7日电 (刘刚 詹霞)近年来,乐山市沐川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在助推“五大振兴”工作中的“主力军”和“冲锋队”作用,通过发展产业、培育人才、厚植文化、聚焦生态、建强组织,打造“宜居乡村”,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狠抓产业发展“激能”。驻村工作队坚持在产业扶持上下功夫,帮助群众摸清情况理思路,制订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增收致富计划;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增点扩面”行动,坚持“党建+产业”,成立“七碗茶山”党建联建品牌,3镇7村联手创建了“串珠成链、连片振兴、抱团发展”的“红色园区”,带动发展特色珍稀紫茶2500亩;借力东西部协作平台,实施党建引领“绍乐共富”的“百万强村”培育计划,建成运行“越嘉有味”两地仓,采取村集体经济自办、村企联办、跨村联办等方式,在全市率先试点成立10个“强村公司”,完成首批360万元农产品订单销售。2022年,沐川县12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732.22万元。

  培育乡土人才“夯基”。驻村工作队发挥发现人才、选育人才、留住人才的积极作用,成功发掘回引300多名大学生和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积极对接农村实用技术专家,将农作物田间管理、实用养殖技术等课程纳入“农村家庭能人”培训;依托东西协作平台,联合浙江大学开创网络直播教学,开发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4个主题课程,培训乡村振兴一线干部人才3万多人次;开展魔芋种植、桑蚕养殖技能培训,培养“土专家”和“田秀才”397名,选树致富典型120名,农村创业致富人才队伍建设逐步规范。

  厚植文化沃土“铸魂”。驻村帮扶工作以加强乡村善治为抓手,试点探索“积分制”管理工作,开展“户积分+个人积分”“红黑榜”“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建立“微自治”组织380余个,成立志愿服务队等150余支,乡村“自治、德治、法治”的“三治”逐步融合;深入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选树“美丽庭院”50个、“最美家庭”百余个,率先推进“警保联动”村级站点交管服务新模式,打造“竹乡警务”,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聚焦生态宜居“创优”。聚焦“建设绿色经济发展强县”战略定位,突出“绿色发展、追赶跨越”工作基调,驻村工作队积极发挥平台资源优势,争取项目资金91.95万元,累计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13个,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村貌“四大革命”,采取乡、村、组“三级联动”的方式,大力推进“五清行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强化组织建设“筑垒”。坚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全面落实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部门联系村、干部联系户的帮扶机制。;驻村工作队突出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教方法,坚持选准“领头雁”、派优“排头兵”、育强“后备军”,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