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8日电 (王术英 赵阿娟)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壤塘县石里乡通过中蜂养殖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中蜂养殖“好蜂景”,为乡村的特色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铺就乡村振兴“甜蜜路”。

走进壤塘县石里乡下达石沟村中蜂养殖基地,一个个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成群的蜜蜂交织飞舞,发出“嗡嗡”的声音。基地内,一位头戴防蜇帽的“养蜂人”,正小心翼翼地打开蜂箱准备取蜜,他名叫宋兴宝,今年63岁。
“以前村里主要就种点油菜、青稞、马铃薯、胡豆,再就是养点牦牛和羊,我们老百姓就靠打零工、挖药材、野生菌和政府补助,挣钱少又麻烦。现在年龄大了,已经干不动重活了”宋兴宝一边说一边拿起一格蜂板一抖,把蜜蜂驱赶开,接着从包里取出小刀轻轻刮去了蜂板上附着的蜂蜡,“现在可以去摇蜜了,待会儿把蜂板放进摇蜜机,快速转动手柄,蜂蜜就会被甩出来。”

下达石沟村中蜂养殖不仅解决了村里群众收入单一的问题,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勤劳的宋兴宝被选为产业基地的管理人员,他现在在家门口养蜂,不用出门都能够挣到每个月3000元工资。
“现在秋季繁殖时间到了,要紧脾,退脾。如果秋繁、春繁繁殖不好会影响整年的收入”。在基地,宋兴宝边打开蜂箱观察,在为村民进行技术指导。积累起丰富的养殖经验后,他不仅要自己养好蜜蜂,还要给其他养殖中蜂的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带动他们一起养蜂致富。
据了解,石里乡以培养“百名技工”为目标,每村安排1名驻村工作队员、1名村干部、选聘4-5名当地群众负责村内产业发展,聘请1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各村“手把手”传授种养殖技术,力争3年以后培育出懂农业、爱农业的农业管理人才。
今年,石里乡计划投资130余万元,建设10个标准化养殖场,集中养殖2000箱,群众分散养殖500箱,该项目已完成招投标,标准化养殖场正在建设中,蜂种在5月中旬已经陆续进场。下一步,石里乡将继续集中产业,让更多村民学习养蜂技术,争取把中蜂养殖规模扩大,使养蜂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变,让“甜蜜”事业进入到壤塘县更多农户家,让中蜂养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同时,打造中大石沟村以采蜜观光、农事体验为主题的农旅融合点。
“我们村认真做好‘蜂业+’文章,布局发展养蜂产业。从养蜂业中摸索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安全、可持续的“甜蜜产业”,做好‘小蜜蜂’这篇‘大文章’,千方百计让富民产业兴起来,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让老百姓过上了有盼头的生活。”石里乡党委书记张燕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