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乐山沐川:深耕“一根竹” 拓宽“致富路”
2023年06月29日 13:5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9日电 (刘刚 张燕玲)近年来,乐山市沐川县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突出党建引领,精准发力,深耕“一根竹”,让竹资源成为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促进农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结出“累累硕果”。

  扩面提质,做优“竹生态”

  据介绍,沐川是“中国竹子之乡”,四时不乏笋味且种类繁多,拥有77.34%的森林覆盖率,有61万亩竹林,其中笋用林、笋材两用林达21万亩。近年来,立足“生态良好、绿色有机、稳量提质”标准,找准定位加强规划,建立了“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户”三级竹林丰产培育示范体系,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以年均10万亩的速度推进竹林扩面和竹种改造。

  “新塘村的苦笋在每年清明节开始上市,有很多民宿、农家乐来我们村订购,大家都说很好吃。”沐川县富新镇新塘村党支部书记郭贻旭介绍。

  据了解,为解决经营模式单一、延长产业链和打开外地市场,沐川县还依托东西部产品价差、“两地仓”便捷物流体系和“越嘉有味”公共品牌,成立了“强村公司”。武圣乡罗山村鲜笋出川“强村公司”,目前已完成鲜笋订单44吨价值32万元;永福镇张村村“强村公司”成功签订了103万元竹笋订单,让农民的口袋渐渐富了起来。

  技改转型,做强“竹工业”

  沐川县全力以赴促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投资3.7亿元的泰盛集团禾丰纸业技改扩能项目,于今年3月正式投产。

  “技改后,单机台平均日产量由原来每天5-6吨变成现在每天60吨,平均每吨纸蒸汽单耗由原来的3吨左右降低至现在的2.2吨左右,年产能由原来的5万吨提升到10万吨。”禾丰纸业工艺工程师杨先兴说。

  近年来,沐川县用好“竹”资源、下足“竹”功夫,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分类培育引进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同时,蓄足投资后劲,积极同大企业、大集团和园区合作,围绕原材料产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培育支撑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动能。

  深挖潜力,做大“竹文旅”

  今年“五一”和“端午”假期,沐川文旅市场人气十足,各类主题活动、特色项目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一系列文旅大餐,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9.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86.71万元。

  “这里的环境和风景都很好,第一次来感觉不错,服务好,价格便宜,纯氧度高,大家玩得很开心。”近日,外地游客陈梅说。

  据悉,沐川县依托山水资源优势,着力构建“点上出彩、沿线成景、面上美丽”的美丽旅游发展新格局,重点建设“沐川竹海—竹海大道—解结湖”林旅结合项目,整合资金、土地、山水资源,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发展民宿、乡村旅游及适合的乡村产业项目,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向特色化、精品化、产业化、集聚化发展。同时,坚持“以竹兴旅、以旅养竹”,做足青山绿水文章。目前,全县成功打造以沐川竹海为代表的A级以上景区4个、龙门峡谷漂流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点30余个,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文旅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