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广元昭化天雄村:村史馆展示大变迁 东西部协作结硕果
2023年06月29日 19:0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9日电  (赖霜 汪国义 苗志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幅幅记录岁月的老照片,承载着村庄的历史记忆,对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引导村民道德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就有着这样一个村史馆。    

  6月29日上午,“行进涪江·川渝九地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联合采访组的媒体记者们走进天雄村村史馆,感受天雄村的发展历程,探索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幸福密码”。

  天雄村名从何而来?走进天雄村村史馆,一眼就能看见村名的由来: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一道天雄关,蜀北调朱颜,天雄村因天雄关得名。据《重修昭化县志》载:“关之地势雄险而又扼控蜀道要冲,峰连玉垒,地接锦城,襟剑阁,踞嘉陵,诚天设之雄也……”昔日的天雄关是中国古代金牛蜀道上一处极为重要的关隘。

  小小村史馆展示大变迁。“村史馆是今年6月12日建成的,分为‘走进天雄’‘情系天雄’‘奋进天雄’‘荣耀天雄’‘豪迈天雄’等板块。”昭化镇组织委员蒲跃林说道,馆内通过一件件承载历史的老物件、一幅幅记录进程的对比照片,一处处实景浓缩的记忆碎片,真实详尽地记录了天雄村在岁月辗转中的变化,全景式再现天雄村历史发展风貌,是文明教育基地、中小学教育基地,更是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基地。

  “现在这一辈的年轻人对这些老物件都很陌生,以前我们用的农具他们看到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现在有了村史馆可以摆放这些东西,让他们知道我们以前是如何生活的,能够了解我们的过去。”天雄村村民郭先强说,现在的生活很便捷,但是也不能忘记曾经的艰苦。

  漫步在天雄村的道路上,入眼皆变化,处处展新景: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道路,一行行葱郁挺拔的风景树木,一座座充满希望的产业大棚鳞次栉比;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建设规模形成,白龙江畔集康养旅游、农耕体验、研学科普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新业态形成……天雄村已经从贫穷落后村蜕变为现在环境优美宜居的全国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四好”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村民们也走上了富裕幸福和谐文明的小康之路。

  “现在的天雄村是昭化区农文旅融合的幸福新村,也是浙川东西部协作的一颗璀璨明珠。”天雄村党支部书记尚明洪介绍,近年来,天雄村通过东西部协作平台,吸引杭州、宁波等地5名浙江业主种植草莓250亩,建立163个大棚,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浙川草莓产业园,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草莓30亩,实现年均收入达750万元。重点打造无土栽培有机蔬菜60亩,辐射招引洪绿家庭农场等5名业主种植昭化有机蔬菜450亩,形成了天雄村特色产业“菜博园”,实现年均收益达1000万元左右,带动稳定务工就业120余人,实现人均收入达5000元左右。引导村集体、农户积极发展4家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开发研学体验等功能,综合开发路边花坛、游步道、文化小品等,年实现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收入400余万元,人均增收近6000元。

  如今,天雄村房新、树绿、路平、村净,村民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幸福感日益增强,真正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双丰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