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0日电 (邱滟茹 童霜梅)近年来,泸州市纳溪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河道管理保护融入乡村振兴,统筹推进。
据悉,纳溪区丰乐镇沙坪村水系发达,辖区内有丰乐河、田坝河、东升水库和沙坪水库,该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又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脱贫攻坚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基础条件较好,被选为纳溪区首批四个作为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创新试点村之一。
为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切实改善农村河湖水环境、水生态,沙坪村建立了“一室三队一超市”,创新探索“公益性岗位+志愿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管护队伍的作用,着力构建全民参与河道治理保护新格局。自河长制推行以来,沙坪村村级河长巫贵峰截止目前已累计组织巡河108次,清理河道垃圾3余吨,包括但不限于河面垃圾、过江藤、堤防护坡高杆植被等。巫贵峰表示,对照“解放模式”,沙坪村还结合实际制定了村民河湖管护“四要五不准”村规民约,通过微信群、广播等形式广泛动员村民参与护河行动。
“自愿参加巡河、护河,爱护清洁,不乱丢垃圾,秸秆好生处理,不往河里……都可以获得积分,现在我已经获得了30积分,今天可以换奖品了。”村民巫显红说。正值大家期待已久的积分兑换日,刚上班,村委会门口就排起了长队等着兑换礼品。根据沙坪村积分奖励制度,举报、巡查、保护等均有积分奖励,每个季度可凭ID积分兑换一份礼品。“有了积分制度,不仅保护了我们村的河湖,还有礼品可领,心头高兴。”辖区内的群众积极性高涨,沙坪村“解放模式”的积分兑换制度初见成效。沙坪村借此契机吸纳了爱河人士组建环境保护协会,与上下游相邻村社之间实施跨界河道漂浮物清理“监督补偿”机制,有效破解了河道管护难题。
寒来暑往,辖区内丰乐河静静流淌,见证了沿岸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清澈的河水、整齐的堤防,也是沿岸群众纳凉好去处。“解放模式”的推广,提升了群众管护河湖的参与感、成就感和主动性,同时也推动了“河长制”向“河长治”再上一个台阶,打通了基层河湖管护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村河湖治理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为建设幸福河湖添砖加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