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1日电 (周韵 尹翔 杨婷)近年来,绵竹市九龙镇清泉村结合全域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对全村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产品特色进行优化调整,推出“春踏青、夏戏水、秋采摘、冬赏雪”四季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乡村旅游由量向质提升转变。今年,清泉村入选第四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产业多元拓宽致富门路
近日,清泉村竹笋种植基地里,连片的竹林郁郁葱葱,村民宋加会带着农具,一大早就在基地里忙活起来。
早些年,宋加会夫妻俩开始栽种竹笋,随着乡村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吸引了无数游人纷至沓来。宋加会瞄准“绿色生态”发展契机,将竹笋种植规模扩大至20亩,栽种了百日早、楠竹笋、金竹、赤竹等品种,延长了竹笋采摘时间,每年增收达到几万元。
在村民李华容的葡萄种植基地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压弯了藤条,三五游客手提果篮,忙着采摘。“最近葡萄上市,来购买的游客络绎不绝。”李华容开心地说。
前几年,清泉村引导村民发展葡萄产业,在外务工的李华容积极投身其中,随着技术和产量逐年提高,李华容一家的收入十分可观。
近年来,清泉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陆续建成梨树、黄连、山药、竹笋、葡萄、猕猴桃等种植基地,并通过积极探索“赏花”“摘果”模式,拉长多元化产业链条,把“赏花经济”“采摘经济”和乡村旅游进行无缝对接,打造出了乡村振兴新亮点,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农旅融合绘出乡村新景
农业生态旅游的兴起,不断促进城市人群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住农家屋、品农家饭、享农家乐成为了开启清泉村乡村旅游的“金钥匙”。
傍晚时分,民宿“邂逅”里,三五游人把酒言欢,戏水玩乐。该民宿自去年5月建成经营以来,每到周末,便“一房难求”,对于民宿的走红,老板黄勇亮并不意外。
“民宿临河而建,一草一木都充满了大自然味道,能让游客感受到舒适和惬意。”黄勇亮说,他曾在外务工,随着家乡民宿发展的火热,黄勇亮毅然选择了回乡创业。今年,黄勇亮再次对休闲娱乐区进行了提档升级,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居住体验。
夜幕降临,九龙滑草场里灯光璀璨,乐队表演、畅饮啤酒、美味烧烤……让游客们沉浸在夏日的欢乐氛围里。
“为丰富游客旅游体验,滑草场从7月8日开始,举行夏日啤酒露营节,将持续一个半月。”滑草场总经理郑翱说。
近日,在位于清泉村的龙门山云溪谷漂流现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坐着皮划艇滑道蜿蜒而下,乘风破浪,逍遥自在。
“每天接待的游客上千人次,接下来,还会举办音乐节,进一步拉动当地消费。”云溪谷漂流负责人吴志云说,此外,景区还在建设民宿,打造水世界……届时,将连接“九龙里”环线,联动平原滑草、峡谷滑水、空中滑翔全业态发展,为绵竹发展沿龙门山旅游、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清泉村抓住旅游发展趋势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的机遇,以新生代年轻群体作为旅游产品消费的主体,已经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清泉村将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构建新型乡村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清泉村党支部副书记钟定会表示,清泉村将持续完善服务设施、旅游元素,实现“大景带小景、美景串成线、城乡景互通”,打造宜居宜游新农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