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8日电(吴平华 罗勇 刘会英)“都是心存侥幸惹的祸,我一定认真配合组织调查,说清说明问题....。.”近日,宜宾市筠连县大雪山镇东红村村委会副主任郭某铜在面对调查人员的谈话时,心里十分自责和懊悔。
郭某铜的自责和懊悔源于一次巡察检查。2022年8月,筠连县委第一巡察组在筠连县大雪山镇东红村开展村级巡察工作中,发现该村2021年实施的一条产业路建设项目存在伪造虚假资料套取项目资金的问题。
“路不是4米宽吗?怎么这么窄?不是泥结碎石路吗?怎么成了水泥便民路....。.”当村干部将巡察人员带去查看产业路项目时,现场的实际情况与项目资料描述的内容出入很大,巡察人员当即提出了质疑。
资料显示,该项目属于产业路建设项目,工程合同造价7万元,长0.7公里,宽4米。而现场查看的路宽度只有两米左右,路面的实际情况也与资料不符,该情况立即引起了巡察人员的高度警觉,并向巡察组组长汇报相关情况。
“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还原产业路建设真相。”现场巡察人员得到工作指令后,再次联系了东红村其他村组干部了解详细情况,而此时之前带路的村干部却换了说法,表示新修的产业路是村上另外一条路。
按照村组干部的“新”指引,巡察组人员又来到了村上提供的另外一条产业路现场。
“这条路是以前修来运输木材和草料的,都修了十来年了,才不是新修的产业路。”当地群众反映道,况且眼前这另一条“产业路”也与项目资料描述的内容不符。带着疑惑,巡察组人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走访调查,最终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东红村村委会副主任郭某铜为了套取村上产业路建设项目资金,伙同同村两名村干部杨某贵、彭某金,用“老路”准“新路”,导致巡察组人员看到的“新修的产业路”是一条已经修建了多年的老路,且部分路段还没在东红村境内。
面对巡察组的质疑和调查询问,东红村村委会副主任郭某铜知道此次不能“瞒天过海”,只有如实承认自己伙同村干部伪造虚假资料套取项目资金7万元的事实。
事情浮出水面后,巡察组按照相关工作程序将问题线索移交筠连县纪委监委。2023年6月,筠连县大雪山镇党委给予郭某铜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收缴其违纪所得3万元,对剩余违纪所得继续追缴;对其余两名村干部杨某贵、彭某金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近年来,筠连县委巡察组瞄准水利、交通等民生工程项目,亮出巡察“利剑”,深挖基层微腐败问题线索,发现并向县纪委监委移交涉及村(社区)问题线索34条,办结26条,其中立案1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人,移送司法1人;向相关党组织反馈问题2102个,督促整改1319个;督促兑现各项惠民资金2.3亿余元,推动解决筠连县腾达镇原水茨村384户农村宅基地建房不动产权证办证慢等突出民生问题数个,不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