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1日电 (隆丹 贺羽)在完善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的背景下,2022年5月1日起,德阳市辖区内100万元以下第一审知识产权普通民事、行政案件由广汉法院集中管辖。至此,广汉法院孜孜求索,创新实践样本,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
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 知识产权保护从源头抓起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在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注重从知产的创造、生产、使用、销售等多个环节进行保护。”广汉法院干警兵分多路,在当地企业和小汉工业集中区等地集中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在技术创新研发上企业是行家里手,但谈到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可能会触及痛点。”广汉法院知识产权庭蒋澍云法官说道。
广汉法院健全院企常态化联络机制,依托地处工业园区的小汉人民法庭设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干警不定期深入企业详细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并对企业关注的商标权申请及保护、商业秘密保护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解答,不断增强企业自我保护意识,从源头减少知识产权风险和纠纷。
今年以来,广汉法院通过线下线上多渠道开展知识产权宣传20余次,其中,开展的网络普法直播,网友参与达到73.5万人次。
跨部门联动协作 形成知识产权保护聚合力
“我们已经达成了和解,在未来的经营中定会加强对自身产品的审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广汉某茶艺馆经营者向承办法官谢剑说道。
2022年11月,广汉法院受理了四川某茶叶公司与广汉某茶艺馆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办案团队在查阅卷宗并与双方进行沟通后认为双方存在一定的调解基础,便在经原被告同意后,根据知识产权协作保护协议,借助广汉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中的专业知识和办案经验,进行调解。
“本次调解仅用时一周,有效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和维权周期。”谢剑说。
该案是广汉法院深化“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机制的成功实践。自集中管辖以来,广汉法院不断推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有机衔接,分别与德阳市旌阳区、广汉市、绵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关于开展知识产权民事纠纷委托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协议》等,共建联席会议、信息交流、诉调对接、协作办案、联合信用惩戒等联动机制,充分借力行政部门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优势作用。
“司法裁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末端,而行政执法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前端,加强部门联动合作,不仅有利于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而且有利于加强与行政执法人员的沟通交流,统一司法裁判与行政执法的保护标准。”广汉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许建表示。
运用要素式审判 加快知识产权类案快审节奏
“在接收的知识产权案件中,同一原告针对德阳地区不同被告起诉的类型化案件占比超过一半。”谢剑介绍。
针对该情况,广汉法院积极运用要素式审判,建立了以商标侵权、著作权侵权类案件为主要适用范围的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同时,突出庭前程序,制作《诉讼要素表》,通过在庭前组织双方填写要素表,第一时间明确双方的主要争议焦点,并对无争议的事实直接予以确认,减少无效主张和抗辩,快速推进庭审流程。在保证案件审理质量的前提下,广汉法院以适用要素式审判处理了一批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减至35天。
此外,广汉法院还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提高诉讼服务信息查询、立案快速处理、在线诉讼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案件审结效率。
拓展法治路径 护航三星堆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
近年来,随着广汉三星堆的强势“出圈”,吸引了大批游客到馆参观,但在“爆火”的同时,相关侵权行为也随之而来。
广汉法院通过定期与三星堆博物馆、古蜀文明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座谈研讨,主动融入三星堆遗址法治保护研究中心、广汉法治研培基地等,融合推进三星堆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
同时,广汉法院还积极让公众参与到三星堆文化保护中来。通过开展巡回审判,定期发布白皮书和典型案例,积极宣传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引导社会形成“绿色共识”,不断提升民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今后,广汉法院将继续加大对文创产品、商标、域名注册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指引行政部门严肃查处‘蹭三星堆热点’等恶意抢注商标行为,促进文创、文产、文旅、文商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广汉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格林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