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3日电 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成都流体动力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面向2050的空天创新技术青年科学家论坛”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来自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6名院士及青年学者,共计6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第二届“面向2050的空天创新技术青年科学家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本次论坛聚焦空天技术、智能无人技术、绿色科技创新,重点围绕我国空天科技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技术难题及前瞻性科研发展方向,设置1个主会场论坛,以及智能空天、无人集群、绿色发展、空天推进、智能飞行、中国航空学会青托沙龙6个专题分论坛和中国航空学会无人机分会工作委员会。在主会场论坛上,何国威、何友、聂海涛等6名专家做大会特邀报告,就数据驱动的湍流研究、人工智能发展前沿、可重复利用航天器技术发展、绿色航天运输系统未来发展思考等方面介绍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分享了科学研究经验。
随后,160名青年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基础问题、空天智能结构、未来民机创新发展、清洁高效航空动力、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新型推进剂与燃料技术、智能感控与快速仿真等方面研究内容,在分会场作报告,报告内容引起了参会人员的热烈讨论和积极反响。大家在交流中激发灵感、碰撞思想,对世界智能无人、绿色发展等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深刻研判空天科技发展趋势,共同探索科技、产业融合发展道路。
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林左鸣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和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指出当前我国面对全球经济发展和大国竞争模式的不断变革,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发展思路尤为重要,对解决空天领域复杂多样的安全问题,推动智能无人领域技术实现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突破,为我国空天科技力量自立自强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希望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能够借助论坛交流,共商学术议题,促进国内航空航天学科的蓬勃发展。
青年科学家代表表示,本次论坛主题鲜明、组织严密,为推进我国空天领域智能无人技术发展搭建了权威性学术交流平台。航空航天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与基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作为新一代青年科学家,通过此次论坛交流,让自身研究认识得到提高,为各自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思想、提供了新的活力。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有效促进了空天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交流和学术思想碰撞,加强了单位间的开放合作、协同创新。论坛有效满足了空天领域创新发展、学术交流和青年人才培养急需,为青年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建立学术友谊、增强学术合作提供了优秀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