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广元利州变“民生清单”为群众的“幸福清单”
2023年08月14日 20:0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4日电 (李盈莹 郭桂花)医疗救助为困难家庭“减负”,养老服务综合体给老人们居家般的舒适,托育中心一片欢声笑语……初秋的广元市利州区,一个个民生亮点,透着温暖与欣喜,构成一幅美好生活新画卷。该区想方设法解决了群众一些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让一张张“民生清单”变为群众的“幸福清单”。

  兜牢底线  让群众病有所医困有所助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为我跑腿的干部们,现在所有政策范围之内的补助我都享受到了!”利州区嘉陵街道下河街社区居民涂兴玮说,医疗救助金大大减轻了他的生活压力,让他更有勇气战胜疾病和困难。他因患有多发性骨髓瘤,截至今年7月,共花掉医疗费用7万多元,虽然通过医保报销了很大一部分,但后续治疗等开支却让他一筹莫展。社区居委会、对口帮扶单位利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得知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区医疗保障局了解相关救助政策。不久,区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根据救助政策和标准,上门为他落实了“依申请救助”待遇,并及时将14565元救助金送到他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利州区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张菱介绍,为进一步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减轻像涂兴玮一样的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利州区高效实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实施精准医疗救助,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截至目前,该区在城镇困难人员精准帮扶对象中,已排查出因未办理转院转诊手续而未享受到医疗救助人员20余人,并为他们积极争取更多的医疗救助政策。

  为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不落一户一人”,利州区聚焦城镇特殊困难人口精准帮扶帮扶工作,“一盘棋”谋划推进,并建立‘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台账。“我们通过用好用活重大疾病应急医疗救助基金、链接帮扶社会资源等方式,让更多特殊困难群众病有所医、困有所助。”利州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打开的帮扶台账显示,上半年,全区共帮扶城镇特殊困难群众462人,发放帮扶资金180余万元。

  补齐短板  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托

  “以前做康复理疗要去医院做,现在家门口都可以做,方便得很哦!”在利州区东坝街道新建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康复室,家住新民社区的赵大爷开心地说,他是这里的“常客”。

  该养老服务综合体里面不仅有设施齐备的健康评估室、康复室、棋牌室、阅览室等12个功能室,还配备了护理人员、社工、厨师等专业人员,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日托服务等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图为利州区东坝街道新建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康复室。李盈莹 摄
图为利州区东坝街道新建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康复室。李盈莹 摄

  据了解,为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利州区采用“社区+社工机构+养老服务企业”三方联合运行的模式,引进专业的运营团队,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优质养老服务项目。目前,该区有4个养老服务综合体顺利运营,可为周边4万余名老年人提供优质养老服务。

  “一老一小”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事关千家万户。利州区以优质的养老服务惠及老人的同时,还通过全托、半托等普惠性托育服务,让上班族带娃无忧。目前,该区普惠托育省级民生实事项目有序实施,已完成125个普惠性托位建设,新增备案托育机构5家,托位300个,累计备案托育机构25家,备案托位1545个。到2023年底,该区托育服务乡镇(街道)覆盖率将达到80%以上,区域一体、同步推进的托育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我们全力推进民生实事实施,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65%以上……”利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当前,全区正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