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5日电 隐患排查、关心慰问、洽谈诉求……近日,一场爱心关怀慈善活动在成都双流黄水镇楠柳社区散居院落举行。

据了解,作为《四川省2023年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创特色工程》慈善友邻型社区创建点,近年来楠柳社区围绕“全域友好+全龄友好”的理念,以“慈善进五区”形成人人向善、事事行善、时时可善、处处有善的友邻善治新场景。
为领悟慈善思想内核,明确工作主线,楠柳社区多次召开慈善圆桌会,成立领导小组,讨论社区公益形象、慈善品牌、微基金等细节工作,力争把方向走正确,把工作做踏实。
围绕党建引领一条主线,楠柳社区将社区党委书记、副书记、民政干部、慈善乡贤等12人纳入慈善创建领导小组。“既然决定了要做这件事,我们就要有专人,干专事,把事情做踏实,做好!”楠柳社区党委书记吴远平说。
具体工作开展中,楠柳社区深挖、培育社区内热心慈善人士,召集社区党员志愿者、居民小组长、社区公益慈善达人等主体,“友邻使者”自组织应运而生。

“自2017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做社区志愿者,从最开始的种树、翻土、改造公共空间,再到后面的文明劝导、安全维护,我觉得这就是在贡献我们的力量,就是在做慈善。”社区志愿者胡阿姨说。
除了广泛动员志愿者力量,楠柳社区还创新“159”公益赶集日,基于黄水场镇“逢场”逢单的传统,每月15日定期开展公益服务,免费为居民提供义剪、义诊、低偿蔬菜义集等公益服务活动,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传播公益理念,让慈善扎根场镇。
此外,楠柳社区创新成立“隔壁老张”工作室,场镇的“老街坊”张启龙发挥着老党员余热,当起了“民情联络员”。在这个场镇网格党支部,居民和商户可以向“老张”反应社会治安、安全隐患、环境卫生、邻里关系、关爱援助等问题。“隔壁老张”工作室的成立累计征集商家反馈意见55条,形成了《商家自治公约》7条,签署商家自治公约500余份,引导商家在日常营业中自觉践行职责。
与此同时,楠柳社区还紧紧围绕党建引领“1”条主线,积极联动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5”类主题,做实“五社联动”,夯实政策基础、做好理论补充,踏实走好聚善、善行、善扬、善力“4”条营造路径,最终在社区内外营造“N”个慈善场景,深化“145N”工作模式。截至2023年8月中旬,累计已开展“159”公益赶集、慈善进五区、友邻慈善节等相关慈善活动近30场,服务12583人次。
下一步,楠柳社区将围绕“慈善+全龄友好+全域友好”的慈善友邻型社区创建,集合街区慈善企业、商家、公益匠人力量,在社区、街区、校区、小区、散居院落五个区域,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塑造慈善故事,共享创建成果,最终形成一条特色慈善文化场景环线,营造全域友好、全龄友好的慈善友邻社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