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6日电 (刘刚 杨梅)近年来,乐山高新区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大力实施年轻干部“红色薪火”工程,着力打造“选育用”的“全链条”工作体系,推动年轻干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广泛甄别“选苗”。为破解年轻干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问题,高新区坚持“系统性规划、多渠道扩源、全方位发现”,蓄积年轻干部“源头活水”;精准性发现储备,坚持全区“一盘棋”,通过日常了解发现一批、专题调研掌握一批、组织择优推荐一批,分层分类建立干部“成长池、成熟池和成才池”,按年龄结构分“五个梯度”进行储备。
夯土固根“育苗”。实行“四个一批”计划,锤炼干部本领,通过在本地实践锤炼“内培”一批、到先发地区交流历练“外派”一批、到上级部门对口学习“上挂”一批、到基层一线摔打磨砺“下沉”一批等方式,打牢干部履职尽责的专业基础;坚持“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高新区“两主导七链条”的产业布局规划,综合运用“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举办各类业务培训,弥补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
择优压担“用苗”。积极为年轻干部“搭台子”和“架梯子”,做到成熟一个、使用一个,大力选用“人品正、能力强、敢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实行班子调整时优先使用、岗位空缺时优先考虑、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的“三个优先”;坚持把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一线“吃劲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阵地”,对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多压担子、压重担子;科学甄别和综合考虑干部专业素质、能力水平、长期表现,配备干部更加注重专业对口、人岗相适,推动年轻干部展其才、尽其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