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0日电 (唐倩 张华洋)8月17日至18日,2023“天府旅游名县巡礼”集中宣传采访活动走进隆昌,实地感受石燕桥镇一带“农业+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前山矿石后山碳,中间泥巴做罐罐。”这是隆昌千百年来流传的一句俗语。隆昌土陶制品透气而不渗透,被称为“会呼吸的陶缸”。
在隆窑遗产博物馆中已布展包括土陶藏品展览厅、非遗土陶制造体验区、大师工作室等功能区,展出藏品300余件,可同时容纳近500人观展和进行非遗体验,是集研发、创作、生产、展示、教学为一体的综合陶瓷艺术空间。
在土陶非遗制作技艺体验活动,游客可以通过拉、揉、捏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感受火与泥的手作之美。当地通过举办艺术展览、路演娱乐、学术讲座等各类活动,构建出一条非遗创新、青年创客、品牌塑造的产业链条,使文创产品兼具实用性和旅游纪念品功能。另外,通过参观金林陶瓷、碧檀陶瓷的规模化生产基地,研究土陶的工艺、制作流程以及现有产品,了解历史悠久的陶文化,进一步发展工业旅游。
“山下有隆窑遗产博物馆,占地约3000平方米,分为3层。半山腰有7000亩连片油茶基地,每年10月,漫山遍野的油茶花迎风绽放、清香四溢,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净土村党总支书记自玉仙表示。
据了解,当地依托千亩油茶基地,结合油茶花期,规划精品旅游环线,举办“油茶花节”、茶果采摘、亲子体验等活动,融合茶籽窝油茶基地、尖山子森林公园、大佛坎白云寺景区等旅游资源,打造集游玩观赏、亲子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基地,吸引了内江、川南片区乃至成都、重庆等多方游客前来打卡。

近年来,“石燕茶乡”依托本地特色资源,紧紧围绕“农业+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土陶、茶产业优势与本地自然资源相结合,盘活了现有资源,不断拓展乡村旅游、研学旅行、工业旅游、土陶非遗等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多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助力了乡村振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