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以博物 展万物”第六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在荥经启幕
2023年08月20日 22:0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以博物,展万物”第六届博物学文化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以博物,展万物”第六届博物学文化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0日电  8月19日,为期3天的“以博物 展万物”第六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在雅安荥经县DC未来国际营地启幕,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出版界、传播界相关人士,以及从事自然写作、博物学绘画等相关领域200余人参加了论坛。

  据了解,本次文化论坛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博物学文化专业委员会、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博物》杂志联合主办。论坛围绕“以博物展万物”为大主题,分主论坛和分论坛。

  博物学是人类与自然共生过程中发展出的一门古老学问,是通过对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等做出的观察和探究而形成的一门学科,也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四大传统之一,对世界范围内的名物学、地志学、农学、本草学、图学等学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博物艺术联盟成立现场。主办方供图

 

博物艺术联盟成立现场。主办方供图

  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两山”理念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明了方向,也让博物学重新回归视野,博物学正逐步在教育、文旅、林业等多个领域中广泛应用,人们通过对自然与生命的观察和了解,更加热爱与理解生命及其多样性,从而为当下生活注入一种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科学与人文精神。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研究员印开蒲在《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的影像重逢》主题报告中,讲述了一场关于百年追寻的中西对望,通过两位东西方植物学家跨越一百年的影像重逢,讲述了中国西部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揭示了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刘华杰以《“博物”看见“地方”》阐述了今日重启古老的博物学,用意之一是以博物视角,重新发现“地方”,与具体的“物”重建多重联系(情感、知识、命运),每个人都能成为博物者。

  据悉,论坛还促成了博物艺术联盟成立,并向社会各界发出邀请,共建更加美好的博物学未来。(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