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吐鲁番”双流永安的葡萄熟了 种植23年美名远扬
2023年08月21日 15:3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1日电 (杜成钱 苟克炯)八月时节的双流永安镇——这个锦江之畔、有着“成都吐鲁番”美誉的美丽小镇里,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处处都是一派好“丰”景,葡萄采摘期一直将持续到今年十月。

  据了解,葡萄、二荆条、韭黄、地瓜籽并称“永安四绝”,享誉全国,双流永安葡萄”和“牧马山二荆条”都是国家地标保护产品。

  ‘从一颗葡萄苗开始,慢慢看着它长大,寒来暑往,一年又一年,这一种就是整整23年。23年前,我家从负债借钱开始到慢慢有了存款,再到买车过上幸福生活!”见到果农苏炳中时,他正在自家葡萄农场里忙得不亦乐乎。他大多数时间都在萄缘农场呆着,他说看着这些葡萄感觉很幸福,和每一株葡萄苗都有很深的感情。

果农苏炳中正在自家葡萄农场里忙得不亦乐乎。永安镇人民政府 供图
果农苏炳中正在自家葡萄农场里忙得不亦乐乎。永安镇人民政府 供图

  苏炳中介绍,早在1988年,他家通过土地流转租了一些土地,最开始是在白果村种蔬菜,但那时候还是很穷。2000年那年,永安镇政府组织大家去仁寿参观考察,第一次见到了“红提葡萄”,后来在政府的各种政策支持鼓励下,开始种植葡萄了。“其实,不瞒你说,我第一年种葡萄的钱都是借来的。”

  “我们家是在2000年开始租地种植葡萄的,第一年的时候,我们还套种了海椒、番茄、茄子、西瓜,有时还套种水稻等,那时候蔬菜价格不错,一年十多亩地卖了七八万吧。还了债后还有余钱存着,可以继续投资葡萄种植。第二年葡萄就开始挂果了,我家的生活就渐渐开始好起来了。”苏炳中乐呵呵地说。

  苏炳中的女儿苏梦扬回忆起自家的“葡萄种植史”感概万千:“记得我8岁的时候,我们家就开始种葡萄了,有时还在葡萄地里玩,帮着妈妈在路边摆摊卖葡萄,还跟父母亲开玩笑说,种植葡萄以后我家肯定会成万元户!”

  苏炳中说,家里种植葡萄确实是赚到了钱,永安的葡萄产业也带动了周边很多村社前来学习取经,双黄路永安段的葡萄农家乐也迅速发展起来,葡萄和餐饮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生态旅游观光和葡萄采摘形成了良性循环,带动了村民致富奔小康。

游客正在体验葡萄采摘乐趣。李向雨 摄
游客正在体验葡萄采摘乐趣。李向雨 摄

  据了解,双流永安镇2000年开始倡导葡萄大面积种植,2007年成立了合作社,该镇在全国率先提出“下田自选”的田间超市概念,创新了观光葡萄园区的“大田园+小业主”发展模式和“政府引导、基地示范、农庄农场主”的发展思路,永安葡萄产业从200亩发展到鼎盛时期3000余亩。勤劳的永安人在自己种植葡萄致富的同时,毫无保留地通过“葡萄技术托管”模式,把永安葡萄都市观光经验推广到成都周边、西南地区和祖国的大江南北,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