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纳溪:广纳建言 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
2023年08月24日 16:2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4日电 (任小冷)今年来,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人大坚持以“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为依托,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切实推进解决群众身边的民生难题,有效保障人民权益,用实实在在的成效书写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听民声,让民情民意“不走虚”

  “这个竹海村用竹子做的指示牌很有白节特色,不仅有引路作用,还能成为一种地理标志,但是如果把字体再放大点,可能就更引人注意了。”在6月底,大旺竹海指示牌刚安装完投用时,路边的群众李春燕与正在与走访调研的人大代表王小刚建议。

  在实地观看和走访调研后,人大代表们和相关群众对这个建议都表示认同,随后白节镇立即启动措施,协调相关部门对6个路牌的字体进行更换,路旁的群众对此非常满意。

  为将民心民意及时传达至代表处,白节镇代表联络站(点)每月制定活动计划,并把计划提前公告到各村(社区)。以联络站(点)为基本单位,每月选定一天,安排3至5名区、镇人大代表,深入到联系点位,面对面听取选民群众意见建议。每次活动结束后,对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第一时间在代表联络站微信联络群上通报,经征求代表意见后,把涉及广大群众利益的意见建议上报镇人大主席团。目前,全镇开展主题活动共96场次,收集民情民意98件,推动解决89件,解决率达到90.8%。明目标,让代表责任“不落空”

  “我们的目标一直是为人民群众服好务,为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到实处,白节镇积极探索创新制定‘137’工作机制,让群众的所呼所求,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解决。”白节镇人大副主席牟敏说。

  “137”工作机制,即一条主线保障人大工作,始终坚持党委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依法履职全过程。三级阵地服务代表活动,建立代表之家、代表小组联络站、村(社区)代表联络站三级阵地。七项制度力促代表履职,研究制定代表活动、代表接访选民、代表议事、代表“我为群众办实事”下访、代表收集重点民情报告、代表述职、代表履职考核七项制度。

  自该项工作机制实施以来,白节镇人大工作得以更加高效和规范运行,群众的意见建议能及时办理的,均在收到建议两周内答复和办理;暂时难以解决的,都以代表建议,由代表在大会期间提出。同时,每一条意见建议均形成规范统一的登记整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答复反馈的办理流程,形成闭环运行,推动问题高质高效解决。今年上半年,共收到代表建议27条,均已完成办理。

  办实事,让利民惠民“不松劲”

  “我们福华村4社高木桥至干坝子路段长1700米、宽5米,是早些年群众自筹修建的片石公路,现在这条路附近的群众呼声很高,希望有项目能把这段路硬化了。”白节镇人大代表雷雨在小组座谈会上说。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建设一直是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切实利益。在了解到这一问题后,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和方面群众出行,白节镇人大代表们便积极发动力量,主动与上级部门和福华村在外成功人士等对接,多方筹措资金50万余元,用于该路段公路硬化,全力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目前,福华村4社道路项目工程已经列入《白节镇2023年“民心守护”工程任务清单》,清单共有事项11件,预计列入“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8件,待下半年召开人代会后进行票决。后期白节镇人大还将通过走访调研、监督检查等多种形式,推动票决项目落到实处,切实守护好民心民意、保障好民权民利。

  炎炎夏日,骑着小电驴穿梭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代表们,已成为白节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人大代表聚焦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为民发声,推动民意落实,用一个个“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生动案例,诠释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