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罗江:“新农人”化身致富带头人 实现营收800余万元
2023年08月24日 19:2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4日电 (程瑶 熊姣)8月23日,水稻制种进入丰收期,走进位于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的国家级水稻油菜制种基地,一辆辆收割机在基地内来回穿梭,呈现出一幅繁忙的景象。

 收割机收割水稻制种。 罗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收割机收割水稻制种。 罗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现在水稻制种普遍采用收割机收割,一台收割机一天可以收20多亩,大大节省了人工和时间成本。”新农人彭丽说道,水稻制种收割后,彭丽把收割完的种子送到镇上的种子加工中心进行烘干,这样也能节约不少时间。

  据了解,彭丽是略坪镇水稻油菜制种种植大户中的一员,也是略坪镇新农民的代表,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农业农村部“百优保供先锋”、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四川省乡村女能人。

  2008年,彭丽在略坪镇创办了俊明农业机械化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展双季制种产业社会化服务,从育秧、打田、授粉、飞防、收割等环节入手,为双季制种提供机械化服务,提高农业机械在农村生产过程中的普及程度,代替老百姓“下地干活”。

  通过多年的发展,该专合社现有农机设施、设备150余台套,入社社员206人,实现营业收入800余万元。2021年,彭丽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在略坪镇建立了育秧工厂,引进了罗江区第一条水稻播机流水线,单季育秧、供秧能力达到1.5万亩,育秧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满足周边制种大户育秧需求,实现了集约化生产。

  除了发展农业产业,彭丽还积极参加各类实验和示范项目,与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开展油菜菌核病生物防治试验示范,推广使用盾壳霉防治油菜菌核病,推广面积达到2万余亩;与四川农业大学、省种子管理站、区农业农村局及多家公司合作开展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试验,试验面积由最初的8亩,扩大到1000亩;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合作,开展粳稻生产试验,试验面积达到500亩,解决了当地农业生产与环境难题。

  在长玉村制种核心区附近的村民,参与制种的田间除草、制种清杂等人工劳务服务,一年可获得劳务收入7000多元。一人富不算富,彭丽还致力于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增收。彭丽的合作社成立了劳务服务队,服务队就业人员固定的就有220多人。

  据彭丽介绍,略坪镇隐逸山村的邹正刚就是合作社的一名机械手,邹正刚每年开展无人机飞防1.1万多亩、拖拉机打田500多亩,光是提供农机服务就能增加4万多元收入。

  “我会不断努力,充分发挥种粮大户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有钱挣、得实惠,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彭丽说道。(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