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汶川县大力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助农增收
2023年08月25日 14: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5日电 (黄馨瑶)近年来,汶川县强化措施,抓实以工代赈工作,通过向参与工程建设的群众发放劳务报酬、开展技能培训,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

   汶川以工代赈项目推进交流座谈会现场。
汶川以工代赈项目推进交流座谈会现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汶川县始终坚守“赈”的初心,坚持扶志扶智、多劳多得、勤劳致富,鼓励引导群众通过诚实劳动实现增收致富、提高素质技能,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努力促进低收入者共同富裕。通过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小项目”中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带动群众就近务工,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村民参与建设获劳务报酬。
村民参与建设获劳务报酬。

  “我也参加了以工代赈项目的工作,挣了五千多元工资。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学到新技能,我心里很高兴。”三江镇席草村村民杨小艳说。在灞州镇布兰村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务工人员正挥汗如雨推进工程建设。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实施到现在,已组织129人参与务工,已发放劳务报酬39.21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我们村开展以工代赈项目已经三个多月了,我主要负责木工工作,工资通过一卡通每月按时发放。”灞州镇布兰村村民兰仕康说。

  “‘十四五’以来,汶川县争取以工代赈项目6个,总投资2416万元,中央资金2235万元。组织当地群众493人就地、就近就业,发放劳务报酬582万元,项目的实施,对改善民生、带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汶川县发改局工作人员罗亚男介绍道。

  据悉,2021年以来,汶川县共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和推广以工代赈项目32个,总投资5848万元,共组织当地群众1444人参加务工,就业技能培训2828人次,发放劳务报酬1088.74万元,参与务工群众平均能获取劳务报酬8000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