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锦观新闻

产业对接座谈会上,“一沓名片”里传递大生意
2023年08月27日 13:40 来源:锦观新闻 编辑:祝欢

  8月26日,一场热络的产业对接座谈会在马来西亚槟城举行。从会前轻洽谈到企业自荐环节,这场经贸对话会的目的明确,为的就是帮助企业寻找商机,提高合作成功率。

  当天,来自马来西亚槟城的政府高层、商协会、企业代表等带来了合作的需求和项目。与会的成都企业,更是透露出对开辟东南亚市场的极大兴趣。

  因为开放,成都的国际门户枢纽地位日益提升,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与国际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众多企业家投资兴业的同时,成都也主动对接东南亚的巨大市场。

  热盼合作,期待两地经贸交流越来越密切

  “这是我第一次和成都的企业谈生意,有很多意外的收获。这次凭借经贸会的机会,希望为我们正在从事的水果贸易寻找能够帮助打开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来自槟城专注农产品营销的Agro Marketing主管Richie Huan Xin Yun一边介绍他们关于榴莲等水果果园的情况,一边从怀里掏出一沓名片,摊在记者面前。这些名片,都是他刚刚在座谈会上换到的,也都是有可能的“大生意”。

  他把语速放得很慢,一字一顿地说:“座谈会上的信息很多,成都的消费市场毋庸置疑,我们希望能与成都的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我相信会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8月26日,在成都-槟城产业对接座谈会现场,跟Richie Huan Xin Yun一样希望找到合作伙伴的参会嘉宾还有很多。

  “如今槟城已成为马来西亚电子产业主要聚集地,在全球电子产业中也拥有一席之地,被誉为‘东方硅谷’。”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槟城分会会长、拿督郑荣兴介绍,槟城希望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及创业者,到南亚兴业,而这次的座谈会将为企业间搭建交流合作的机制和桥梁,也势必推动两地贸易往来。

  鸿安化工有限公司的杨坚强正在收好交换到的“名片”,他希望能在食品原料方面,找到契合的企业,“对于这样的座谈会,我愿意拿出我的周末来参加,这是毫无疑问的。我对成都也颇有了解,作为西部的一座特大城市,今天我换到了很多企业的名片,认识了很多成都的朋友,或许之后我们就有机会合作,这里面也许就有‘大生意’。”

  交流合作的“机会”还在放大。今年7月20日,成都至槟城的全货运航线正式获批,为两地交流往来、经贸合作也搭建起了高效的空中桥梁。槟城成都友好协会会长赖德发,则强调成都与槟城友好关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很有必要利用城市间的密切关系,促进两地相关贸易产业合作。其中包括科技创新和合作、优质产品进出口等,希望齐心协力,让两地之间的经贸合作越来越繁荣。

  为自己“代言”,企业现场洽谈收获颇丰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双方合作重点涉及农产品、生鲜等优质产品进口,以及生物医药、食品、家居家具出口等多个领域。

  活动现场,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 “自我推荐”环节——参会的成都企业代表,依次上台介绍,主持人会在会议间隙向全场补充介绍,有意向的合作伙伴可以直接在台下对接,进行深入洽谈。

  来自四川海景鲜悦贸易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肖知海,就在台下很快找到了供给需求契合的当地企业。会议正式流程才结束,好几位来自槟城的参会嘉宾就找到他,探讨起双方合作的事宜。

  对合作的热情,源于对发展的渴望。槟城荣发食品有限公司的洪福钟对于“中国茶”颇有兴趣,他有了解到四川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拥有许多优质的名茶,“而在马来西亚这样华人很多的国家,中国茶的接受度很高,我觉得和成都环太这家企业在供给产能上和市场需求上是非常吻合的,期待就合作能有更进一步的探讨。”

  更多合作还基于对一个鲜明趋势的判断——马来西亚是东盟的区域贸易枢纽,也是成都乃至中国西部通往东盟的窗口。2022年,成都市与马来西亚进出口总额达547.9亿元,同比增长8.9%,同时带动成都与东盟进出口总额突破1624亿元,进一步巩固东盟长期以来作为成都前三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可以说,马来西亚是中国链接东盟的桥梁和纽带,是成都走出四川、走向海外的重要据点。”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如今在RCEP的进一步加持下,双方在农产品、汽车、机电等产品贸易合作机遇进一步扩大。“我们诚挚邀请企业共同分享RCEP新格局下成都市场蕴含的巨大红利,也希望他们能通过与成都的经贸合作,迅速打开中国西部甚至整个中国的合作市场和版图。”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