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7日电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以科技成果为纽带的一项农村工作创新机制。2022年以来,按照中央组织部等6部委关于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相关工作部署要求,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涵盖苹果、鹅、荞麦、马铃薯、核桃、特色蔬菜等6个特色产业的科技特派团第50团深入盐源县,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誓言。

科技特派团盐源团团长谢红江,是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所长,从2010年就开始到盐源县开展科技帮扶,十多年间,他走遍了盐源全县24个乡镇、街道,成为深受盐源群众欢迎的“谢老师”。在他带领下,科技特派团26名团员一起走遍盐源的山山水水,用科学为盐源的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特派团以盐源县产业发展需要和解决技术难题为任务目标,深入生产一线现场指导,宣传发展理念和产业政策、讲授实用技术并操作示范、普及新科技成果并落地实施。
苹果产业组开展老龄低效苹果园改造及智慧化监测、智能化控制简约化高效模式示范,助力效益提升。水禽(鹅)产业组开展鹅精粗饲料合理配制及健康养殖,建立苹果+水禽(鹅)种养循环高效生产模式,比传统养殖方式增收15%以上。核桃产业组开展核桃低效果园提质增效模式示范,实现提早结果2-3年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盐源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科技特派团十分重视对本土技术骨干、农技人员、企业技术员、种植大户和贫困户的培养培训,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取得明显实效。同时,结对帮扶本土人才、企业骨干、企业、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协助组织赴外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真正让广大农户“学能成、成则用、用有为”,为盐源培养一批懂技术、留得住的实用人才队伍,以人才智力支撑盐源优势产业协调创新发展。
同时,科技特派团积极拓渠道、促融合,依托盐源县现代农业园区和科技园区,不断巩固“三果一叶”优势产业,助力实施“两大工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两证+追溯”体系,推进农业发展向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迈进。以创建盐源苹果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启动实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促进资金、土地、人才向优势产业聚集,推动盐源苹果产业实现由生产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