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日电 (刘刚 汪清林)为进一步破解乡村“人才瓶颈”,让更多优质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村。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聚焦“农村家庭能人”,不断健全乡村人才“引育用”全链条机制,服务保障好优秀人才,为人才振兴推动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注重挖掘,大力选树一批。坚持“尊重民意、因人施策、分类培养、整体提升”的思路,充分挖掘、选树、宣传一批“农村家庭能人”先进典型,结合实际评定一批“农村家庭能人”先进家庭和先进个人,培育创建一批市级、区级、镇级的“农村家庭能人”实训基地,切实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形成“你争我赶”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已建立“农村家庭能人”培养实训基地10个,培训600人次,成立“能人帮”专家服务团2个。
精准施策,分类培养一批。结合“农村家庭能人”诉求意愿、职业特点、发展潜力等,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对有入党意愿的“一对一”定点联系、跟踪培养;对有担任村干部意愿的及时纳入村级后备力量范畴,落实乡村干部“师徒制”进行帮带提升;对有创业意愿的实行“业务代办”和“一站式”服务,在资金和技术扶持上予以倾斜和保障;对有子女就学、照顾留守老人等困难和需求的,“点球式”进行处理解决,着力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劳务经纪人”“乡村匠人”“农产品经纪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本土“人才动能”。
突出选优,及时使用一批。立足乡村治理基础薄弱、骨干缺乏等实际,实施农村党员发展和村级后备力量储备专项计划,把“农村家庭能人”广泛纳入组织视野,重点关注、重点吸纳、重点培养;以19个中省扶持村、1个试点社区为重点,梳理一批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岗位、特色产业创业项目等,优先交办给优秀“能人”,优先选用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的“能人”,为乡村治理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共吸纳194名“能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推荐120名培养对象优先就业、扶持创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