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财政:以政府采购“信用红利”纾解企业融资难题
2023年09月05日 20:1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5日电 (杜成)中小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四川省财政厅汇聚财政金融合力,不断加强财政政策与金融工具的协同联动,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全省政府采购信用融资(以下简称“政采贷”),有效拓展企业融资渠道,解决政府采购中标(成交)供应商资金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坚持优质优惠 亲企便企惠企

  据了解,“政采贷”供应商可依托政府采购合同,直接向金融机构申请无抵押无担保贷款。

  政府采购项目中标(成交)供应商可依托四川政府采购网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线上提交贷款申请,仅凭借政府采购合同即可申请融资,不需要提供财产抵押或第三方担保,大大降低融资门槛。

  图为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四川省财政厅 供图

  金融机构根据政府采购供应商的历史成交信息、履约记录,以及综合风控数据等大数据分析后,自动评级准入并确定授信额度。最快当天放款,大大提高融资便捷度。

  银行按优于企业同期的其他贷款利率,向政府采购供应商提供信用贷款,贷款额度视具体情况确定,不收取融资利息之外的额外费用。从上半年全省统计数据来看,“政采贷”平均年化利率为4%,最低利率仅3.15%,单笔贷款额度最高达3000万元。

  据悉,“政采贷”服务不论企业性质,不分规模大小,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可享受。截至6月底,全省累计办理“政采贷”7643笔,贷款金额127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已达124.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98.2%。

  聚力扩面增效 银政企互惠共赢

  据介绍,“政采贷”有机结合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和金融资源,多措并举促进银企互动,实现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共赢。

  四川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推进四川省政府采购供应商信用融资工作的通知》,推动各金融机构、采购代理机构、预算单位和各级财政开展“政采贷”工作,明确金融机构和供应商参与“政采贷”基本条件和工作流程,引导各方规范开展“政采贷”融资活动。

  该厅鼓励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开展“政采贷”工作,创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政采贷”服务产品,拓展政府采购政策功能。采取政策解读、采购培训、座谈研讨等方式,广泛宣传“政采贷”政策措施,不断扩大影响范围。目前参与金融机构已有47家,每年惠及供应商上千家。

  该厅利用四川政府采购网金融服务平台,不断健全运行机制,丰富技术手段,实现“足不出户”办贷款。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完善“政采贷”产品,优化贷款审查流程,服务更多中小企业发展。

  严防金融风险 长效稳定可持续

  据了解,四川省财政厅严格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求,依法规范管理政府采购信用融资,确保稳健运行。

  遵循“财政引导、市场运行”原则,财政部门负责引导推进“政采贷”,提供交流渠道和信息来源,供应商自愿选择是否申请“政采贷”,银行依据其内部审查制度和决策程序决定是否为供应商提供融资,风险自担。

  明确财政部门、银行、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五方工作职责,强调银行和供应商主体责任,引导各方积极参与“政采贷”工作和依法诚信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凝聚工作合力,确保“政采贷”推进有力有序。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加强宣传,引导预算单位配合锁定回款银行账户,确保还贷资金形成闭环。及时为银行提供项目采购信息,便于银行贷前尽调和贷后管理,切实保障“政采贷”业务顺利开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