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6日电 (记者 刘忠俊)成都轨道集团6日透露,年内即将开通的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可谓“新”意十足,通过运用弓网在线监测、车辆360°外观图像故障检测系统等多项科研技术成果,让线路更安全、更智慧、更快捷。

车辆巡检机器人。成都轨道集团供图
据了解,作为成都首条设计时速16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19号线二期列车安装了弓网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能根据地铁接触网特点和电客车车体空间要求,利用结构光、紫外光、红外光等多源信号和深度学习等技术,采用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受电弓运行状态、接触线磨耗及弓网接触点温度、硬点、燃弧等关键安全运行参数的实时在线监测,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弓网故障隐患,对预防和减少弓网事故、保证行车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车辆360°外观图像故障检测系统也在19号线二期首次应用,这是一套集高清图像采集、实时大容量图像数据存储分析、故障识别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检测系统,主要用于检测车辆外观及悬挂部件的完整性,通过提前预警异常状态等方式,有效防止出现进一步的松脱断裂等故障。

2025智慧型全自动行车试验平台。成都轨道集团供图
应用于19号线二期的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智能巡检系统通过二维/三维视觉联合测量,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三重嵌套轨道病害智能识别软件算法,可随车实现对钢轨剥离掉块、弹条移位、螺栓松动、道床裂缝、道床异物等31项轨道可视病害的自动检测,覆盖并超出人工巡道的运维内容,使轨道运维方式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测准确率。该项目荣获多项国家创新奖项并入选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
19号线二期采用的诸多新技术,只是近年来成都轨道集团开展技术攻关所取得的系列创新技术成果中的代表。此外,成都轨道集团还联合产业链企业紧盯行业先进技术,开展双向变流及储能吸收系统、基于碳化硅变流器和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技术攻关和迭代升级等关键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

全球首台城市轨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外观图。成都轨道集团供图
成都轨道集团表示,将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集群化、链条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助力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建圈强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