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7日电 (刘刚 高莹)今年以来,雅安市天全县人民法院聚力“四个一流”营商环境,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目标,聚焦工业旅游业“双引擎”,服务一区三园“主阵地”,能动履职,靠前作为,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今年1-7月,已依法妥善处理涉产业发展类纠纷1891件,挽回经济损失1.65亿元。
高质高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依法规制市场秩序,坚决避免简单依法办案,通过公正裁判确立规则、通过判后答疑释法明理,引导市场主体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今年1-7月,共“判后答疑”531件,审结的相关案件服判息诉率达99.37%;支持企业依法融资,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大力整治虚假诉讼,聚焦先进材料、新型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领域不法诉讼整治,识别并审理了虚假诉讼4件,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作出罚款等处罚决定,切实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维护司法公正。
服务营商环境“每一个环节”
抓好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等国家重点战略工程以及川藏物流园、金汇能新材料等重点企业长期未结案件清理,创新实行民商事案件“记账式”管理制度,对案件流程节点进行“全流程”管理,全力压降长期未结案件;结合政法系统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中存在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涉企案件专项督办行动,依托破产审判加快闲置土地清理、“僵尸企业”处置,以“执转破”方式裁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3件,快速完成了对西蜀雅禾、中都钙业公司的资产处置,推动过剩产能化解;强化诉源治理、综合治理,到冷水鱼现代农业园区、经开区创业孵化基地等开展法治服务“六进”活动,搭建在线涉企解纷平台,缩短纠纷解决耗时和成本。
打通涉企执行“最后一公里”
在规范财产保全方面,充分发挥查封财产融资功能,优先选择对被保全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小的财产,突出查封期间财产灵活处置;在硬化执行强度方面,以“一把手”抓执行为契机,建立“员额法官+执行小组”办案模式,提高案件执行力度,依法打击涉企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保障市场主体胜诉权益;在案件执行中用“活封活扣”等灵活措施保护当事人双方权益,全力化解企业生产经营矛盾,降低执行措施对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不利影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