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7日电 (张娟 牟文)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个别镇村灌溉用水问题,今年,德阳绵竹市相关部门采取有效举措,及时回应群众关切,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积极开展沟渠清淤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民忧惠民生。

开展沟渠清淤工作。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日,在绵竹市紫岩街道联合社区1组,村民徐云太正在田里忙活。只见笔直的村道和沟渠四通八达,水稻田里一片生机勃勃。“以前都是烂土沟,用水很困难。”徐云太说,自从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村道平坦了,还新修了沟渠,徐云太家里2亩多地的用水难题得到了解决,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走进汉旺镇沿新村,“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极大地改善了交通和耕作条件,提高了机械化生产水平,也托稳了当地农民的种粮信心。
“以前没有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时,这里都是土沟,灌溉时节老百姓得通宵守水。”汉旺镇沿新村党支部书记邱海刚说道,今年,汉旺镇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田型进行了调整,还修建了田间道路和沟渠,用水灌溉、机械下田都非常方便,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工、田间管理等生产成本,也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质效,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足了。
“今年,绵竹市在紫岩街道、汉旺镇、新市镇和富新镇4个镇(街道)11个村(社区)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2087万元新建和整治田间沟渠116.4km。”据绵竹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李志刚介绍,此外,还在全市11个镇(街道)60个村(社区)实施了高标准农田补建项目,投资2039万元新建和整治沟渠99.05km,今年5月底前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对于增面积提亩产、完善灌排设施、确保旱涝保收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水渠是灌溉的重要渠道,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由于长期雨水冲刷、淤泥堆积等,红岩渠绵竹段灌溉能力减弱。为有效解决渠道泥沙淤积、供水不畅导致农田用水受阻等问题,今年,绵竹市水利局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和市本级资金,对红岩渠绵竹段实施了长达25公里的掏淤工程。

清淤整治后的沟渠。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红岩渠绵竹段可灌溉玉泉镇、新市镇、九龙镇、剑南街道、紫岩街道等9个镇(街道)的11万余亩良田,做好清淤泥、通沟渠工作对于全年农业丰收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绵竹市水利局水利中心副主任杨顺翔说,该局提前组织人员对沟、渠、塘、坝的灌溉运行情况展开了拉网式排查,摸清水系“肠梗阻”形成原因,并及时调配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车辆,充分发动干部群众对水利排灌渠道清障疏浚。
据悉,今年3月底,红岩渠绵竹段掏淤工程已全部完工。接下来,绵竹市水利局将进一步加大沟渠塘以及村民生活区域的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持续改善提升水环境质量,全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