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8日电 (饶康义)9月,是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近段时间,在德阳什邡市湔氐镇,个头饱满的猕猴桃挂满枝头,果农们拎着框,喜笑颜开忙采摘。与此同时,科技特派员什邡服务团的队员们这段时间也没闲着,他们走进果园,为果农指导采摘期间的注意事项。

“采收果子撕袋要小心,你们采摘的时候,把指甲剪了,避免伤到果子。”科技特派员董官勇一边示范,一边为果农们讲解如何确保果实的品质要点。
作为猕猴桃种植方面的专家,董官勇几乎每个月都会来到对口的鑫源圣果种植基地进行指导,从育苗、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种植户带来当下最先进的科技。“科技特派员每个月有定期的技术指导,今年,我们的果子都非常好,糖度也达到了,亩产能达到三千斤,科技特派员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很大。”鑫源圣果负责人朱海滨说。
近年来,什邡市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示范作用,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推动人才下乡充实乡村振兴“智力库”。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对接争取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高校院所科研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校应届毕业生等群体,充实科技特派员“人才后备库”,扎实开展“一对一”联系服务。
目前,什邡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59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达90%以上,开展线下服务860余人次,线上服务1161人次。
不断加强“技术到村”传帮带,打造乡村振兴“加速器”。湔氐镇太乐村,是德阳市首批创新型试点村,黄背木耳、大蒜、猕猴桃、川芎等特色产业均有相应的科技特派员给予技术指导。复合型科技特派团的组建,变“单兵作战”为“团队作战”,发挥共享优势,帮带培育“土专家”“田秀才”,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夯实农业农村发展根基。
目前,共组建科技特派团1个,建成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4个,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线下培训29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200余人次,指导农业经营主体46次,转化科技成果8例。
什邡坚持“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领着群众赚”,鼓励科技特派员携带技术、项目、资金等到农村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开发农业农村就业岗位,与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效益,激发农民生产主动性积极性。
目前,共有3名科技特派员创办企业,建成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3个,产业创新示范基地3个,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促进农民年户均增收3500元。
“科技特派团主要是集中了一批各个专业的专家,针对生产上的问题通过技术示范培训、技术指导,提高种植户、生产企业等科技水平,从而实现科技为农业产业服务,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收益,为乡村振兴作出农业科技贡献。”科技特派员什邡服务团团长何忠全表示。(完)